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本文的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财政支出 | 第17页 |
·财政支出绩效 | 第17-18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18-20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及原则 | 第20-21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 | 第20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原则 | 第20-21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1-23页 |
·“委托-代理”的基本理论 | 第23-25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27页 |
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27-33页 |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简介 | 第27-30页 |
·评价制度体系 | 第27-28页 |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 第28-29页 |
·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 第29页 |
·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29-30页 |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借鉴意义 | 第30-33页 |
·评价制度体系 | 第30-31页 |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 第31页 |
·评价的对象及内容 | 第31-32页 |
·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32-33页 |
4.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 第33-37页 |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践 | 第33-34页 |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法律和制度保障薄弱 | 第34-35页 |
·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 | 第35页 |
·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不完善 | 第35页 |
·评价内容不完整 | 第35-36页 |
·评价结果约束乏力 | 第36页 |
·信息统计体系不健全 | 第36-37页 |
5. 构建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 第37-52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规范 | 第37-38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层次 | 第38-39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9-42页 |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 第39-40页 |
·部门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 第40-41页 |
·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 第41-42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42-45页 |
·同行评议法和问卷调查法 | 第42页 |
·成本-效益分析法 | 第42-43页 |
·目标管理法 | 第43页 |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43-44页 |
·平衡计分卡 | 第44页 |
·最低成本法 | 第44-45页 |
·综合指数法 | 第45页 |
·历史动态比较法 | 第45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 第45-47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基本类型 | 第45-46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的取值基础 | 第46-47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评分方法 | 第47-50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8-49页 |
·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方法 | 第49-50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计分结果表示 | 第50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0-52页 |
·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0-51页 |
·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1页 |
·综合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51-52页 |
6. 四川省2006 年污水处理国债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第52-60页 |
·项目基本情况 | 第52页 |
·评价方法及实施步骤 | 第52-53页 |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52-53页 |
·实施步骤 | 第53页 |
·主要指标设置及指标分析 | 第53-55页 |
·基本指标 | 第53-55页 |
·评议指标 | 第55页 |
·设置基本指标标准值 | 第55-56页 |
·权重赋值 | 第56页 |
·评价计分 | 第56-57页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57-60页 |
·评价结论 | 第57-59页 |
·建议 | 第59-6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