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弱光技术的草莓品质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草莓 | 第9-11页 |
·果品无损检测技术 | 第11-13页 |
·微弱光技术 | 第13-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草莓个体的超微弱光特性研究 | 第21-31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1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1-24页 |
·微弱光检测原理及操作 | 第21-22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2-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草莓不同部位的超微弱发光值 | 第24页 |
·成熟度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 第24-26页 |
·果实个体重量对超微弱发光的影响 | 第26-28页 |
·草莓品种对超弱发光的影响 | 第28-29页 |
·各种损伤对草莓微弱发光的影响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不同照射光源和温度与草莓延迟发光的关系 | 第31-38页 |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1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31-32页 |
·微弱光检测原理及操作 | 第31页 |
·试验内容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不同光源照射后影响草莓延迟发光的衰减特性 | 第32-33页 |
·照射光源对草莓延迟发光的影响 | 第33-34页 |
·温度对草莓延迟发光的影响 | 第34-35页 |
·草莓延迟发光值与时间之间关系方程的建立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草莓的品质与微弱发光关系的研究 | 第38-44页 |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8页 |
·试验材料 | 第38页 |
·仪器设备 | 第38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可溶固形物含量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 第39-40页 |
·硬度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 第40-41页 |
·pH 值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草莓的货架期的微弱发光变化 | 第44-49页 |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4页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仪器设备 | 第44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草莓新鲜度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 第45-46页 |
·货架期可溶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pH 值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2页 |
·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 第49-50页 |
·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