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

青风藤巴布剂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一 经皮给药及巴布剂概况第8-9页
 二 青风藤研究概况第9-13页
  1 青风藤的本草学研究第9-10页
  2 青风藤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0页
  3 青风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第10-13页
第二章 青风藤巴布剂处方筛选第13-47页
 一 青风藤巴布剂药物前处理第13-14页
  1 引言第13页
  2 仪器与药材第13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13-14页
   ·青风藤备用药液的提取第13页
   ·色谱条件第13-14页
   ·方法学考察第14页
 二 A型青风藤巴布剂单因素实验第14-31页
  1 实验目的第14页
  2 仪器与材料第14-15页
  3 实验方法第15-17页
   ·初粘力实验装置及检测方法第15-16页
   ·持粘力实验装置及检测方法第16-17页
  4 实验内容及结论第17-31页
   ·甘氨酸铝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17-21页
   ·聚丙烯酸钠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21-24页
   ·保湿剂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24-27页
   ·增稠剂卡波姆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27-31页
 三 B型青风藤巴布剂单因素实验第31-41页
  1 实验目的第31页
  2 仪器与材料第31页
  3 实验方法第31页
  4 实验内容及结论第31-41页
   ·甘氨酸铝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31-34页
   ·部分中和聚丙烯酸酯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34-38页
   ·保湿剂的单因素影响实验第38-41页
 四 两种青风藤巴布剂处方的优化第41-47页
  1 A型青风藤巴布剂处方的优化第41-42页
  2 B型青风藤巴布剂处方的优化第42-44页
  3 A型与B型青风藤巴布剂最优处方的比较第44-47页
第三章 青风藤巴布剂的工艺优化第47-50页
 一 前言第47页
 二 实验目的第47页
 三 仪器与材料第47页
 四 工艺优化第47-49页
 五 实验结论第49-50页
第四章 青风藤巴布剂体外释药动力学第50-54页
 一 青风藤巴布剂药物体外透皮实验第50-51页
  1 实验目的第50页
  2 材料及仪器第50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0-51页
 二 促渗剂对药物透皮的影响第51-54页
  1 实验目的第51-52页
  2 材料及仪器第52页
  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52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2-54页
第五章 青风藤巴布剂的药动学实验第54-59页
 一 青风藤巴布剂的制备第54页
  1 实验目的第54页
  2 材料与仪器第54页
  3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54页
 二 动物药动学实验第54-59页
  1 实验目的第54页
  2 仪器与材料第54页
  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54-56页
  4 实验结果第56-58页
  5 结果及讨论第58-59页
第六章 青风藤巴布剂的毒理实验第59-62页
 一 皮肤急性毒性实验第59页
  1 实验目的第59页
  2 动物及材料第59页
  3 实验方法第59页
  4 实验报告及评价第59页
 二 皮肤刺激性实验第59-60页
  1 实验目的第59页
  2 动物及材料第59页
  3 实验方法第59-60页
  4 实验报告及评价第60页
 三 皮肤过敏实验第60-61页
  1 实验目的第60页
  2 动物及材料第60页
  3 实验方法第60-61页
  4 实验报告及评价第61页
 四 结论第61-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4页
 一 A型材料的巴布剂单因素实验第62页
 二 B型材料的巴布剂单因素实验第62页
 三 青风藤巴布剂正交实验第62页
 四 青风藤巴布剂的工艺优化第62页
 五 青风藤巴布剂体外释药动力学第62-63页
 六 青风藤巴布剂药动学实验第63页
 七 青风藤巴布剂的毒理实验第63页
 八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降香君—使对药的体内效应物质研究
下一篇:“广枣—降香”君—使对药体内效应物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