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2 资料及方法 | 第14-26页 |
| ·实测资料 | 第14-15页 |
| ·SODA 海洋再分析资料 | 第15页 |
|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 | 第15-16页 |
| ·QuikSCAT卫星海面风场资料 | 第16页 |
| ·GSSTF2(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Version 2)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资料 | 第16-17页 |
| ·动力计算方法 | 第17-21页 |
| ·SODA 资料和实测资料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21-26页 |
| 3 中国东部近海热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表面净热通量和平流净热输送的关系 | 第26-38页 |
| ·中国东部近海热含量的季节变化 | 第26-30页 |
| ·表面热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30-33页 |
| ·海洋平流热量输送的季节变化 | 第33-35页 |
| ·表面净热通量和平流净热量输送对热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中国东部近海热含量异常变化及其与表面净热通量和平流热量输送的关系 | 第38-58页 |
| ·中国东部近海热含量异常变化特征 | 第38-43页 |
| ·中国东部近海表面净热通量异常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含量异常变化的关系 | 第43-52页 |
| ·中国东部近海平流热量输送异常变化及其与热含量异常变化的关系 | 第52-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5 热含量异常与等温面异常起伏 | 第58-76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6 总结和讨论 | 第76-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历 | 第84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