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9页 |
导言 | 第19-26页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二、主要研究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三、本文的研究体例 | 第23-24页 |
四、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24-26页 |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法律动因 | 第26-60页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 第26-37页 |
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 第26-30页 |
二、金融全球化中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 第30-37页 |
第二节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内部法律动因 | 第37-45页 |
一、国家货币主权的内涵 | 第37页 |
二、金融全球化对国家货币主权的法律冲击 | 第37-43页 |
三、维护国家货币主权——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内在法律动因 | 第43-45页 |
第三节 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外部法律动因 | 第45-60页 |
一、中国外汇体制市场化改革回顾 | 第45-54页 |
二、国际法挑战——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外部法律动因 | 第54-60页 |
第二章 国际汇率争端的管辖权研究 | 第60-100页 |
第一节 IMF对国际汇率争端的管辖权 | 第60-74页 |
一、成员国在IMF协定下的实体性汇率义务 | 第61-66页 |
二、成员国在IMF协定下的程序性汇率义务 | 第66-70页 |
三、IMF框架下汇率机制的分类 | 第70-71页 |
四、以IMF作为国际汇率争端解决场所的局限性 | 第71-74页 |
第二节 WTO对国际汇率争端的管辖权 | 第74-86页 |
一、国内学者相关观点的简要评析 | 第74-79页 |
二、WTO对国际汇率争端行使管辖权的可能性 | 第79-86页 |
第三节 IMF与WTO在汇率管辖权上的分工与合作 | 第86-100页 |
一、IMF与WTO汇率管辖合作机制的历史性考察及一般性规定 | 第87-90页 |
二、IMF与WTO在汇率管辖方面的磋商机制 | 第90-97页 |
三、IMF与WTO在汇率管辖方面的报告机制 | 第97-98页 |
四、从WTO与IMF的关系看WTO对国际汇率争端的管辖权 | 第98-100页 |
第三章 WTO框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法律问题 | 第100-139页 |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出口补贴的界限研究 | 第100-120页 |
一、美国对中国汇率机制的出口补贴指控问题 | 第100-101页 |
二、WTO体系下的补贴和反补贴法律制度概要 | 第101-108页 |
三、关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出口补贴的界限问题 | 第108-120页 |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我国其他WTO义务的协调 | 第120-131页 |
一、最惠国待遇 | 第121-123页 |
二、国民待遇 | 第123-125页 |
三、数量限制 | 第125-126页 |
四、GATT第15 条第4 款 | 第126-128页 |
五、非违法之诉 | 第128-131页 |
第三节 他国针对人民币汇率拟采取的单边措施在WTO下的合法性研究 | 第131-139页 |
一、与汇率有关的反补贴措施 | 第132-133页 |
二、安全例外 | 第133-136页 |
三、汇率引起的关税调整 | 第136-139页 |
第四章 IMF框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法律问题 | 第139-183页 |
第一节 IMF体系下汇率监督机制的演变及法律评析 | 第139-158页 |
一、以1977 年监督指导原则为中心的旧监督机制 | 第139-142页 |
二、以2007 年监督指导原则为中心的新监督机制 | 第142-158页 |
第二节 现行IMF汇率监督机制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合法性研究 | 第158-174页 |
一、IMF体系下的“汇率操纵”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界限 | 第158-168页 |
二、新汇率指导原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法性的影响 | 第168-174页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调整目标 | 第174-183页 |
一、2007 年新决定视角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长远改革方向 | 第174-178页 |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短期目标的法律思考 | 第178-183页 |
第五章 资本项目开放的法律问题 | 第183-216页 |
第一节 资本项目开放的国际法规则及中国的战略步骤 | 第183-194页 |
一、资本项目的概念和分类 | 第183-184页 |
二、IMF框架下资本项目开放的法律义务 | 第184-186页 |
三、WTO法律规则对资本项目开放的影响 | 第186-189页 |
四、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现状及国际合法性 | 第189-191页 |
五、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战略步骤 | 第191-194页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法律创新与完善 | 第194-216页 |
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法律制度 | 第194-199页 |
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法律制度 | 第199-205页 |
三、“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 | 第205-207页 |
四、《外汇管理条例》的修改 | 第207-208页 |
五、中国资本项目管理的法律完善 | 第208-216页 |
第六章 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法律问题 | 第216-270页 |
第一节 晚近外汇储备管理的变革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 | 第216-226页 |
一、晚近全球外汇储备管理的变革与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 | 第217-218页 |
二、主权财富基金的定义及分类 | 第218-222页 |
三、中国外汇储备形势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 | 第222-226页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国际法律规范问题研究 | 第226-250页 |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法律属性 | 第226-227页 |
二、有关主权财富基金的多边法律规范 | 第227-239页 |
三、有关主权财富基金的单边法律规范 | 第239-243页 |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立法的影响 | 第243-245页 |
五、应对主权财富基金国际法律规范的战略思考 | 第245-250页 |
第三节 主权财富基金行为准则与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问题 | 第250-270页 |
一、有关主权财富基金行为准则的主要国际立法内容 | 第250-262页 |
二、主权财富基金行为准则对发展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启示 | 第262-270页 |
第七章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外部法律环境 | 第270-306页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法律缺陷 | 第270-286页 |
一、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发展 | 第270-274页 |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法律框架 | 第274-275页 |
三、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法律缺陷 | 第275-286页 |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 第286-306页 |
一、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机遇和挑战 | 第286-288页 |
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设想 | 第288-306页 |
参考文献 | 第306-33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39-340页 |
后记 | 第340-3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