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国有公司董事会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21页
绪论第21-34页
 一、选题缘起第21-24页
 二、研究动态第24-28页
 三、研究思路第28-32页
 四、研究方法第32-34页
第一章 基点论:国有公司及其董事会法律制度基本解析第34-59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界定及其类型梳理第34-47页
  一、国有公司之界定第34-37页
  二、“应然”与“实然”间的国有公司第37-42页
  三、“三级经营模式”中的国有公司第42-47页
 第二节 国有公司治理对董事会法律制度的需求第47-51页
  一、董事会法律制度: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枢纽第48-49页
  二、国有公司治理对董事会法律制度的特殊需求第49-51页
 第三节 国有公司董事会法律制度解读第51-59页
  一、内涵:“国有”特色下的董事会法律制度第51-56页
  二、外延:基本架构剖析第56-59页
第二章 角色论:国有公司董事会之职权设计第59-101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董事会之角色定位第59-67页
  一、公司权力配置的法经济学分析第59-61页
  二、“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的演进第61-64页
  三、国有公司“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确立第64-67页
 第二节 国有公司董事会职权之演进及其评析第67-72页
  一、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职权之演进及其反思第68-70页
  二、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职权之演进及其检讨第70-72页
 第三节 我国国有公司董事会职权之重构第72-84页
  一、经营决策权的展开第73-81页
  二、监督权的归位——以对经理层的监督为中心第81-84页
 第四节 国有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之保障第84-101页
  一、国资委与董事会——监管关系的确立第85-92页
  二、党委会与董事会——“政治核心”与“经营决策中心”的分野第92-95页
  三、经理层与董事会——各自角色的回归第95-101页
第三章 结构论:国有公司董事会之内部构造第101-152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董事会构建之基本设想第101-126页
  一、董事会之规模:民主与效率间的平衡第101-103页
  二、董事会之构成:基于分类设计的思考第103-110页
  三、专业委员会之设置:现行制度的补足第110-113页
  四、董事之选任机制:由“相马”向“赛马”的转变第113-122页
  五、董事长之确定:行政色彩的淡化第122-126页
 第二节 特殊董事之个性化制度设计——由观念走向现实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26-152页
  一、政府董事:混入政治因素的契约分析第126-132页
  二、外部董事:未尽的改革第132-141页
  三、职工董事:为何难谋其政?第141-152页
第四章 绩效论:国有公司董事会评估机制之构建第152-179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董事会评估机制之设计第152-166页
  一、国资委享有评估权之必要第153-155页
  二、评估内容之确定第155-163页
  三、评估信息权之保障第163-166页
  四、评估效能之发挥第166页
 第二节 国有公司董事评估机制之检讨与完善第166-179页
  一、评估程序之设定第167-169页
  二、评估标准之完善第169-177页
  三、评估结果之规范第177-179页
第五章 激励论:国有公司董事激励机制之不足及其补正第179-213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董事激励机制之理论探源第179-184页
  一、“国有”特性对激励机制设计的个性化影响第179-180页
  二、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第180-184页
 第二节 国有公司董事激励机制中决策权之配置第184-197页
  一、当前决策权配置之现状及其评析第185-187页
  二、相关的完善措施第187-197页
 第三节 国有公司董事激励机制中公允性之保障第197-213页
  一、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第198-199页
  二、有限的司法介入第199-206页
  三、充分的信息披露第206-213页
第六章 责任论:国有公司董事法律责任体系之完善第213-244页
 第一节 国有公司董事法律责任之理论分析第213-217页
  一、董事责任之源起第214-215页
  二、国有公司董事责任严格化之必要第215-217页
 第二节 民事责任之补正——以董事对公司的责任为视角第217-227页
  一、民事责任之强化第218-221页
  二、民事责任之限制第221-227页
 第三节 行政责任之矫正第227-233页
  一、当前国有公司董事行政责任之规定及其评析第227-228页
  二、国有公司董事行政责任之规范第228-233页
 第四节 刑事责任之重构第233-244页
  一、现行国有公司董事刑事责任的规定及理论界的质疑第233-234页
  二、对“平等保护”之再探讨第234-238页
  三、普通背信罪之设立第238-242页
  四、对“国有公司”之认定第242-244页
结束语第244-246页
参考文献第246-26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66-268页
后记第268-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法视野下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