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无法律上原因概述 | 第10-20页 |
一、无法律上原因的含义 | 第10-11页 |
二、无法律上原因的判断方法 | 第11-20页 |
(一) 统一说 | 第11-15页 |
(二) 非统一说 | 第15-16页 |
(三) 判断方法之选择 | 第16-20页 |
第二章 给付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 | 第20-31页 |
一、无法律上原因的判断标准 | 第20-25页 |
(一) 不当得利制度中的“给付” | 第20-21页 |
(二) 原因和给付原因 | 第21-23页 |
(三) 以客观给付原因的欠缺为判断标准的理由 | 第23-25页 |
二、客观给付原因欠缺与给付不当得利成立的关系 | 第25-27页 |
(一) 要因主义立法模式 | 第25-26页 |
(二) 无因主义立法模式 | 第26-27页 |
三、客观给付原因欠缺的表现形式 | 第27-31页 |
(一) 客观给付原因自始欠缺 | 第27-29页 |
(二) 客观给付原因嗣后欠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非给付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 | 第31-43页 |
一、无法律上原因的判断标准 | 第31-35页 |
(一) 统一的判断标准 | 第31页 |
(二) 确定该判断标准的理由 | 第31-34页 |
(三) 财产利益归属资格之剖析 | 第34-35页 |
二、依法取得与无法律上原因的关系 | 第35-43页 |
(一) 善意取得是否成立不当得利之探讨 | 第36-39页 |
(二) 添附取得是否成立不当得利之解析 | 第39-42页 |
(三) 小结:以立法旨趣为评判依据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