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 层次分析法 | 第12页 |
(三) 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四) 系统分析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概述 | 第13-21页 |
一、食品安全的内涵 | 第13-15页 |
二、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一) 影响食品安全的社会文化因素 | 第15-16页 |
(二) 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因素 | 第16页 |
(三) 影响食品安全的收入因素 | 第16-17页 |
(四) 影响食品安全的科学技术因素 | 第17页 |
(五) 影响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因素 | 第17页 |
三、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7-19页 |
四、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 第19-21页 |
(一) 我国食品安全技术落后 | 第19-20页 |
(二) 食品安全性和危险性评估欠缺 | 第20页 |
(三) 我国食品进口安全标准较低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关于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一、关于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界定 | 第21-25页 |
(一) 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二) 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 | 第23-25页 |
二、我国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9页 |
第三章 关于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的比较分析 | 第29-35页 |
一、国外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模式及经验 | 第29-32页 |
(一)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制度 | 第29-30页 |
(二) 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制度 | 第30-31页 |
(三) 加拿大及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制度 | 第31-32页 |
二、国际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启示 | 第32-35页 |
(一)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立法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 | 第32-33页 |
(二)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保证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第35-45页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第35-36页 |
二、构建食品安全的信用体系 | 第36-38页 |
(一) 政府引导市场促进企业自律 | 第36-37页 |
(二) 政府引导市场构建信用体系 | 第37-38页 |
三、加强信息制度建设和食品安全教育 | 第38-41页 |
(一) 政府加强信息机制建设 | 第38-39页 |
(二) 政府加强对公民的食品安全教育 | 第39-41页 |
四、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 | 第41-45页 |
(一) 协会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管理 | 第41-42页 |
(二) 建立公民参与机制 | 第42-43页 |
(三) 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第三种力量的组织和领导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