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导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3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9-10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3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可能创新第15页
     ·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2 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与特征第16-22页
   ·公共产品基本理论第16-19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特征及分类第19-22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内涵第19-20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第20页
     ·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第20-22页
3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变迁第22-29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第22-24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第22-23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措机制第23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和管理机制第23-24页
   ·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第24-27页
     ·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第24-25页
     ·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筹措机制第25-26页
     ·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管理机制第26-27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第27-29页
     ·“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第27-28页
     ·“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筹措机制第28页
     ·“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生产管理机制第28-29页
4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第29-54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对农业增长的影响分析第29-36页
     ·理论基础第29-30页
     ·变量的选择、基本假设与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粮食主产区公共产品投入现状分析第32-35页
     ·计量分析第35-36页
     ·简短的结论第36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第36-42页
     ·研究假设第37-38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8-42页
     ·简短的结论第42页
   ·基于农户视角的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与需求意愿分析第42-49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的因子分析第43-46页
     ·满意度与需求意愿分析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9-54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第49-50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0-54页
5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第54-62页
   ·美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第54-55页
   ·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第55-57页
   ·韩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第57-58页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第58-62页
     ·来自政府的支持是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必要条件第58-59页
     ·从农民自身利益出发,调动农民积极性第59页
     ·加强农村合作组织和协会的作用第59-60页
     ·重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第60页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60-62页
6 完善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对策研究第62-68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完善第62-64页
     ·建立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第62-63页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第63页
     ·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法制化第63页
     ·完善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配套措施第63-64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措机制的完善第64-67页
     ·构建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供给主体与供给方式第64-65页
     ·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第65-66页
     ·改革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第66页
     ·完善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筹措机制的配套措施第66-67页
   ·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使用与管理机制的完善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5页
作者简介第7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预测与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