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3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3-15页 |
2 理论分析与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营运资本的收益性和风险性分析 | 第15-18页 |
·营运资本构成项目的收益性和风险性 | 第15页 |
·不同类型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收益性和风险性 | 第15-16页 |
·不同类型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收益性和风险性 | 第16-18页 |
·零营运资本政策 | 第18页 |
·零营运资本政策的内涵 | 第18页 |
·实现零营运资本的关键控制点 | 第18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3 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 第25-29页 |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25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25页 |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25-28页 |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4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29-5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9-33页 |
·营运资本投资政策代理变量 | 第29-30页 |
·营运资本融资政策代理变量 | 第30-31页 |
·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代理变量 | 第31-33页 |
·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 | 第33-34页 |
·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 | 第34页 |
·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与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 | 第34-35页 |
·线性回归分析 | 第35-39页 |
·线性回归过程与结果 | 第35-38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聚类分析 | 第39-48页 |
·聚类过程和结果 | 第39-44页 |
·组间比较 | 第44-48页 |
·营运资本政策组间比较 | 第44-45页 |
·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组间比较 | 第45-46页 |
·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组间比较 | 第46-48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现状及对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影响 | 第48页 |
·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的现状及对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对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5 案例分析-海尔的"零营运资本政策"与启示 | 第50-55页 |
·海尔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及创造现金流量能力与行业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零营运资本政策"在海尔的应用 | 第51-53页 |
·零库存 | 第51-52页 |
·零坏账 | 第52-53页 |
·启示-如何改变我国制造业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现状以获取更多现金流量 | 第53-55页 |
·建立强大而有保障的供应链 | 第53页 |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的高速运转 | 第53-54页 |
·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价值的采购和生产 | 第54页 |
·建立良好顺畅的销售渠道 | 第54-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