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 第1-63页 |
致谢词 | 第8-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俄文摘要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有关俄罗斯民族心理和双重性民族性格的基本理论 | 第16-29页 |
·民族性格的基本定义及其与民族心理的相互关系 | 第16-18页 |
·有关俄罗斯民族心理和双重性民族性格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双重性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 | 第23-29页 |
·俄罗斯民族"双重性"的文化符号 | 第24-26页 |
·俄罗斯民族"双重性格"的具体表现 | 第26-29页 |
第二章 安·巴·契诃夫和他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 第29-41页 |
·安·巴·契诃夫的双重创作风格 | 第29-35页 |
·从笑到哭 | 第30-32页 |
·鲜明的对比与强烈的反差 | 第32-33页 |
·客观科学精神指引下的主观文学创作 | 第33-35页 |
·双面文学大师的双重人生和他的双重性格 | 第35-37页 |
·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契诃夫笔下"小人物"形象的双重性格分析 | 第41-54页 |
·"变色龙"系列的双重性格 | 第42-45页 |
·"戴面具"的知识分子的双重性格 | 第45-48页 |
·俄罗斯普通百姓的双重性格 | 第48-50页 |
·女性形象的双重性格 | 第50-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俄文部分 | 第63-154页 |
中文摘要 | 第72-73页 |
俄文摘要 | 第73-75页 |
正文 | 第75-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