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细菌感染与昆虫防御模式 | 第14-20页 |
·细菌感染昆虫的主要渠道 | 第14-15页 |
·细菌的致病因子和毒力 | 第15-17页 |
·寄主免疫应答 | 第17-20页 |
·家蚕分子免疫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早期的研究进展(1990年以前) | 第20-21页 |
·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进展(1991-1999) | 第21-22页 |
·本世纪初的研究进展(2000-2009) | 第22-25页 |
·家蚕的主要病害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8-3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页 |
·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b)生物学性状观察 | 第30-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生物材料 | 第30页 |
·主要试剂及制备 | 第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软件 | 第30-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Bb的普通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32页 |
·Bb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第32-33页 |
·Bb诱导家蚕存活率调查 | 第33-34页 |
·Bb的16S rRNA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b)诱导家蚕全基因组寄主应答 | 第38-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家蚕诱导及R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38-39页 |
·家蚕诱导 | 第38页 |
·总RNA提取和纯化 | 第38-39页 |
·家蚕全基因组诱导芯片的杂交实验 | 第39页 |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54页 |
·RNA质量检测 | 第39-40页 |
·Bb诱导差异表达的基因概况 | 第40-48页 |
·诱导3h差异表达的基因 | 第41-43页 |
·3h上调表达的基因 | 第41-42页 |
·3h下调表达的基因 | 第42-43页 |
·6h差异表达的基因 | 第43-44页 |
·6h上调表达的基因 | 第43-44页 |
·6h下调表达的基因 | 第44页 |
·12h差异表达的基因 | 第44-46页 |
·12h上调表达的基因 | 第44-45页 |
·12h下调表达的基因 | 第45-46页 |
·24h差异表达的基因 | 第46-48页 |
·24h上调表达的基因 | 第46-47页 |
·24h下调表达的基因 | 第47-48页 |
·Bb诱导基因的time course表达模式分析 | 第48页 |
·Bb诱导基因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48-51页 |
·Bb诱导基因的基本代谢通路分析 | 第51-54页 |
·遗传信息的加工和转录 | 第51页 |
·核苷酸代谢-嘌呤和嘧啶代谢 | 第51-52页 |
·辅因子和维他命代谢 | 第52-53页 |
·外来物质的生物降解和代谢 | 第53页 |
·氨基酸代谢和氮代谢 | 第53-54页 |
·糖类代谢 | 第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五章 BmNPV、B.bassiana、Bb和E.coli诱导家蚕全基因组寄主应答比较研究 | 第56-8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生物材料 | 第56页 |
·方法 | 第56-58页 |
·家蚕诱导 | 第56-57页 |
·RNA提取和纯化 | 第57页 |
·芯片的杂交实验 | 第57页 |
·数据分析 | 第57页 |
·基因鉴定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84页 |
·RNA质量检测 | 第58页 |
·四种微生物添食诱导家蚕的死亡率 | 第58-59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的家蚕转录因子 | 第59-65页 |
·家蚕基因组中的转录因子 | 第59-62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的转录因子 | 第62-65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基因的表达概况 | 第65-70页 |
·四种微生物共同诱导和特异诱导的基因统计 | 第65页 |
·四种微生物不同时间点诱导上调和下调的基因 | 第65-66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基因的功能分析(Go分类) | 第66-68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的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 第68-70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的发育信号传导和基本代谢相关通路 | 第70-78页 |
·发育信号传导相关基因 | 第70-74页 |
·基本代谢相关通路 | 第74-78页 |
·四种微生物都诱导的代谢通路 | 第74页 |
·三种病原微生物都诱导的代谢通路 | 第74-77页 |
·Bb和B.bassiana特异诱导的代谢通路 | 第77页 |
·四种微生物各自特异诱导的代谢通路 | 第77-78页 |
·与疾病致病性相关的基因表达 | 第78-81页 |
·四种微生物诱导引起的寄主免疫应答 | 第81-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第六章 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b)诱导家蚕免疫应答研究 | 第86-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6-87页 |
·家蚕诱导及R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86页 |
·反转录 | 第86页 |
·qRT-PCR检测 | 第86页 |
·血淋巴吸光度检测 | 第86-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2页 |
·Bb诱导家蚕细胞免疫应答 | 第87-89页 |
·Bb诱导家蚕丝氨酸蛋白酶级联黑化通路 | 第89-90页 |
·Bb诱导家蚕系统性免疫应答 | 第90-92页 |
·讨论 | 第92-94页 |
第七章 黑胸败血芽孢杆菌(Bb)对家蚕的致病机理初探 | 第94-10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4-96页 |
·芯片分析 | 第94页 |
·APN受体鉴定 | 第94-95页 |
·Bb毒素蛋白初步分离 | 第95页 |
·Bb毒素蛋白添食感染家蚕 | 第95页 |
·毒素SDS-PAGE电泳 | 第95-96页 |
·扫描电镜样品处理 | 第9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6-103页 |
·Bb诱导家蚕中毒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96-101页 |
·家蚕中的APN受体 | 第96-98页 |
·Bb诱导家蚕肠道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98-99页 |
·Bb诱导家蚕中毒等相关基因表达 | 第99-101页 |
·Bb毒素蛋白对家蚕的致病机理初探 | 第101-103页 |
·分离的Bb毒素蛋白 | 第101-102页 |
·Bb毒素添食家蚕幼虫死亡率调查 | 第102-103页 |
·Bb毒素添食家蚕幼虫消化道的SEM观察 | 第103页 |
·讨论 | 第103-106页 |
第八章 综合与结论 | 第106-108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4页 |
发表的研究论文 | 第124-126页 |
参研的研究课题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附件 | 第13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