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1.1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第9-16页 |
1.1.1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简介 | 第9页 |
1.1.2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 | 第9-10页 |
1.1.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活性基底 | 第10-13页 |
1.1.4表面增强拉曼探针在生物诊断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1.2光致电化学传感 | 第16-20页 |
1.2.1光致电化学传感简介 | 第16-17页 |
1.2.2光敏材料的设计和构造 | 第17-19页 |
1.2.3光致电传感设备和检测模式 | 第19-20页 |
1.3循环肿瘤细胞 | 第20-23页 |
1.3.1循环肿瘤细胞的概述 | 第20-21页 |
1.3.2循环肿瘤细胞的富集检测 | 第21-22页 |
1.3.3循环肿瘤细胞的作用 | 第22-23页 |
1.4外泌体 | 第23-29页 |
1.4.1外泌体的来源 | 第24页 |
1.4.2外泌体的组成 | 第24页 |
1.4.3外泌体的分离方法 | 第24-26页 |
1.4.4外泌体的应用 | 第26-29页 |
1.5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一种新型拉曼探针的制备 | 第31-42页 |
2.1引言 | 第31-32页 |
2.2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仪器与试剂 | 第32-33页 |
2.2.2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2.3.1新型拉曼探针的合成原理 | 第35页 |
2.3.2TP-DNA纳米结构合成过程的电泳表征 | 第35-37页 |
2.3.3TP-DNA的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第37页 |
2.3.4TP-AuNPs探针的制备和SERS表征 | 第37-38页 |
2.3.5TP-AuNPs探针的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表征 | 第38-39页 |
2.3.6SERS探针的紫外可见表征 | 第39页 |
2.3.7SERS探针的有限差分时域方法模拟 | 第39-40页 |
2.3.8SERS探针的重现性检测 | 第40页 |
2.4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利用新型SERS探针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和外泌体 | 第42-57页 |
3.1引言 | 第42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3.2.1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3.2.2溶液配制 | 第43页 |
3.2.3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3.3.1使用TP-AuNPs探针检测CTCs的原理 | 第45-46页 |
3.3.2SERS探针检测CTCs的可行性研究 | 第46-47页 |
3.3.3SERS探针检测CTCs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47页 |
3.3.4SERS探针检测CTCs的重现性 | 第47-48页 |
3.3.5检测CTCs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 第48-49页 |
3.3.6人外周血中CTCs的检测 | 第49-50页 |
3.3.7使用TP-AuNPs探针检测外泌体的原理 | 第50-51页 |
3.3.8外泌体的透射电镜和纳米粒子示踪表征 | 第51页 |
3.3.9外泌体的蛋白分子印迹表征 | 第51-52页 |
3.3.10检测外泌体的可行性 | 第52-53页 |
3.3.11检测外泌体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53页 |
3.3.12检测外泌体的灵敏度 | 第53-55页 |
3.3.13检测外泌体的选择性 | 第55页 |
3.3.14复杂生物样品中对外泌体的检测 | 第55-56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基于光致电化学方法检测外泌体 | 第57-71页 |
4.1引言 | 第57-58页 |
4.2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4.2.1仪器与试剂 | 第58页 |
4.2.2溶液配制 | 第58页 |
4.2.3实验步骤 | 第58-60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4.3.1光致电传感器检测外泌体的原理 | 第60-61页 |
4.3.2不同基底及材料扫描电镜、EDX和元素谱图的表征 | 第61-62页 |
4.3.3复合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62-63页 |
4.3.4BiOI纳米材料的X-射线表征 | 第63-64页 |
4.3.5CdSe量子点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表征 | 第64页 |
4.3.6外泌体的表征 | 第64页 |
4.3.7阴极光电流产生的机理 | 第64-65页 |
4.3.8PEC传感器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分析 | 第65-66页 |
4.3.9双重降低信号过程的研究 | 第66-67页 |
4.3.10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7-68页 |
4.3.11对外泌体浓度的梯度检测及线性表征 | 第68页 |
4.3.12检测外泌体的选择性 | 第68-69页 |
4.3.13复杂生物样品中的外泌体检测 | 第69-70页 |
4.4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