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4页 |
·微生物表面展示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26页 |
·噬菌体展示系统 | 第17页 |
·细菌展示系统 | 第17-18页 |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 | 第18-26页 |
·微生物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 第26-35页 |
·脂肪酶简介 | 第26-27页 |
·脂肪酶的性质 | 第27-29页 |
·脂肪酶的应用 | 第29-32页 |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简介 | 第35-43页 |
·定向进化的原理 | 第36页 |
·定向进化的方法 | 第36-40页 |
·突变文库高通量筛选方法 | 第40-42页 |
·定向进化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第42-43页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意义 | 第43-44页 |
第二章 α凝集素与絮凝素型毕赤酵母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系统的构建 | 第44-75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5-49页 |
·质粒与菌株 | 第4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5-46页 |
·试剂、抗体与分子克隆工具酶 | 第46-47页 |
·培养基与溶液 | 第47-49页 |
·实验流程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8页 |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 第50页 |
·细菌的培养 | 第50页 |
·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载体的构建 | 第50-55页 |
·毕赤酵母表面展示重组菌株的构建 | 第55-56页 |
·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脂肪酶的荧光分析 | 第56-57页 |
·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脂肪酶的制备与酶活力测定 | 第57页 |
·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脂肪酶酶学性质测定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74页 |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8-66页 |
·重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毕赤酵母表面展示工程菌株的构建 | 第66-67页 |
·毕赤酵母重组菌株产脂肪酶CALB的发酵与诱导表达 | 第67-68页 |
·毕赤酵母重组菌株产脂肪酶表面展示荧光分析 | 第68-70页 |
·展示脂肪酶酶学性质分析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新的GPI型与Pir型毕赤酵母展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系统的构建 | 第75-90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材料 | 第76-7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76页 |
·主要试剂与分子克隆用酶 | 第76页 |
·培养基与溶液 | 第7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76-77页 |
·技术路线 | 第77-78页 |
·实验方法 | 第78-80页 |
·基因的克隆 | 第78-79页 |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79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转化毕赤酵母的验证和酶学性质分析 | 第79页 |
·细胞壁蛋白的抽提 | 第79页 |
·Westernblot分析酵母展示脂肪酶的效果 | 第79-80页 |
·实验结果 | 第80-89页 |
·重组载体构建示意图 | 第80-81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81-82页 |
·重组毕赤酵母展示表达CALB菌株的构建与筛选 | 第82-83页 |
·脂肪酶CALB的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细胞展示表达与免疫荧光鉴定 | 第83-84页 |
·重组毕赤酵母展示脂肪酶CALB活力的分析 | 第84-86页 |
·重组毕赤酵母展示脂肪酶CALB热稳定性的测定 | 第86-87页 |
·重组毕赤酵母分泌蛋白与胞壁蛋白的分析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四章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定向进化研究 | 第90-113页 |
·引言 | 第90-91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91-92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9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91页 |
·分子克隆用酶与试剂 | 第91页 |
·培养基与溶液 | 第91-92页 |
·实验方法 | 第92-98页 |
·CALB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体系的构建与酶学性质分析 | 第92-94页 |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定向进化 | 第94-9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8-112页 |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毕赤酵母分泌表达体系的构建 | 第98-103页 |
·易错PCR与随机突变体系的建立 | 第103-106页 |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B值分析与饱和突变靶位点的选取 | 第106-110页 |
·突变子的空间结构模拟与分析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五章 毕赤酵母展示脂肪酶催化合成短链脂肪酸酯研究 | 第113-120页 |
·引言 | 第113-114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14页 |
·实验材料 | 第114页 |
·实验设备 | 第114页 |
·实验方法 | 第114-115页 |
·脂肪酶合成反应体系 | 第114页 |
·气相色谱与NaOH滴定分析 | 第114-11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5-119页 |
·毕赤酵母全细胞催化剂在非水相中催化合成活力的比较 | 第115-116页 |
·脂肪酶耐热突变子酵母全细胞催化剂在非水相中催化耐热性分析 | 第116-117页 |
·α凝集素与絮凝素型毕赤酵母展示脂肪酶在短链脂肪酸酯合成比较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3-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