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知母概况 | 第12-20页 |
| ·本草学研究 | 第12-13页 |
| ·化学成分 | 第13-17页 |
| ·药理作用及其机制 | 第17-20页 |
|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20-24页 |
| ·吸收 | 第22页 |
| ·分布 | 第22-23页 |
| ·代谢 | 第23-24页 |
| ·排泄 | 第2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 ·主要内容 | 第25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大鼠血浆中知母皂苷B-II检测方法建立 | 第26-43页 |
| ·主要实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26-27页 |
| ·试剂 | 第26页 |
| ·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动物 | 第27页 |
| ·知母提取物中知母皂苷B-II的TLC鉴别 | 第27-28页 |
| ·知母提取物中知母皂苷B-II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第28-32页 |
| ·对照品溶液 | 第28页 |
| ·供试品溶液 | 第28页 |
| ·色谱条件 | 第28-29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29-31页 |
| ·样品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 ·大鼠口服知母提取物后的入血成分确定 | 第32-35页 |
| ·血样采集及处理 | 第32页 |
| ·样品检测 | 第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 ·大鼠血浆中知母皂苷B-II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5-41页 |
| ·对照品溶液配制 | 第35页 |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35页 |
|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36-41页 |
| ·讨论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知母提取物在大鼠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43-48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3-44页 |
| ·试剂 | 第43页 |
| ·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 ·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第44-45页 |
| ·药时曲线 | 第45-46页 |
| ·药动学参数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大鼠肠内菌对知母提取物的代谢作用 | 第48-60页 |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8-49页 |
| ·试剂 | 第48页 |
| ·仪器 | 第48-49页 |
| ·实验动物 | 第49页 |
| ·厌氧培养液的配置 | 第49页 |
| ·实验方法 | 第49-59页 |
| ·离体大鼠肠道菌厌氧培养代谢 | 第49页 |
| ·在体大鼠肠道菌代谢 | 第49页 |
| ·知母提取物化学水解 | 第49-50页 |
| ·代谢物的TLC鉴别 | 第50页 |
| ·代谢产物的质谱分析 | 第50-57页 |
| ·体外代谢产物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及原型皂苷含量变化 | 第57-59页 |
| ·讨论 | 第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