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0-12页 |
·淮军公所的保护 | 第10-11页 |
·两种空间的不同展现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国外对社会空间的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对社会空间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淮军公所的多重空间语义 | 第18-24页 |
·作为昭忠祠和李文忠祠堂的淮军公所 | 第19-20页 |
·作为居民住所“家”的淮军公所 | 第20-21页 |
·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淮军公所 | 第21-22页 |
·作为竞争空间的淮军公所 | 第22-24页 |
第3章 政府行为:淮军公所拆迁保护空间中国家力量的注入 | 第24-36页 |
·淮军公所专职保护机构的设立及工作进展(2003 年——2007 年) | 第24-29页 |
·专职保护机构——淮军公所博物馆筹建处的设立 | 第24-26页 |
·淮军公所拆迁修复保护空间建构的开始 | 第26-29页 |
·淮军公所拆迁修复指挥部的成立及工作进展(2008——2009) | 第29-31页 |
·新部门的成立 | 第29-30页 |
·拆迁修复工作快速推进何以可能 | 第30-31页 |
·介入其中的媒体 | 第31-36页 |
·媒体的单向度报告 | 第31-33页 |
·媒体作用的悖论:是受命宣传还是记录事实 | 第33-36页 |
第4章 居民行为:淮军公所拆迁保护空间中社会力量的回应 | 第36-48页 |
·空间中的隐退者——较早搬离的群体 | 第36-38页 |
·空间中的激烈反抗——与政府“对薄公堂”者 | 第38-41页 |
·空间中的柔性对峙——坚韧的坚守者 | 第41-43页 |
·租房者——空间营造中的过客 | 第43-44页 |
·何为产权 | 第44-48页 |
第5章 总结与思考 | 第48-51页 |
·权力与反抗并存的空间 | 第48-49页 |
·营造和谐社会空间的可能 | 第49-50页 |
·本文的不足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