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水生植物论文

农杆菌介导百子莲抗寒基因CBF1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1 综述第14-25页
   ·百子莲概况第14页
   ·单子叶植物农杆菌遗传转化研究第14-18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15-18页
       ·农杆菌Ti质粒基因转化机理第15-16页
       ·农杆菌不易介导单子叶植物第16-18页
         ·单子叶植物感染农杆菌相对困难的假说第16-17页
         ·单子叶植物本身的因素第17页
         ·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第17页
         ·提高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效率的方法第17-18页
         ·农杆菌转化方法的优点第18页
   ·植物抗寒及基因表达研究进展第18-23页
     ·植物抗寒研究第18-19页
       ·植物低温损害机理第18-19页
       ·当前提高植物抗寒性措施第19页
     ·植物抗寒分子生物学上的研究第19-23页
       ·CBF以及同源基因的发现第20-21页
       ·CBF的结构和位置第21页
       ·CBF的表达和调控第21-22页
       ·CBF的生理生化功能及其对植物耐逆性作用第22-23页
   ·百子莲的研究进展与百子莲基因工程的现状第23-24页
     ·百子莲国外研究状况第23-24页
     ·百子莲国内研究状况第24页
     ·百子莲在基因工程上的研究第24页
   ·试验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42页
   ·材料和试剂第26-27页
     ·材料第26页
     ·试剂第26-27页
   ·方法第27-42页
     ·百子莲再生体系培养基第27-28页
     ·AtCBF克隆和载体构建的方法第28-36页
       ·农杆菌和大肠杆菌培养基第28-29页
         ·LB平板培养基(g/L)第28-29页
         ·LB液体培养基(g/L)第29页
         ·抗生素的配制和保存第29页
       ·拟南芥总DNA的提取第29-30页
       ·AtCBF基因的引物设计和PCR扩增第30-32页
         ·AtCBF基因的引物设计第30页
         ·PCR扩增第30-31页
         ·PCR产物初步检测第31-32页
       ·DNA片段回收及克隆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DNA片段回收及纯化第32-33页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33页
       ·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及阳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第33-35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3-34页
         ·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第34页
         ·阳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第34-35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农杆菌转化及阳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第35-36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36页
         ·农杆菌转化第36页
     ·农杆菌介导百子莲高效转化体系的的建立第36-42页
       ·百子莲抗潮霉素梯度试验第36-37页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农杆菌介导百子莲转化体系第37-40页
         ·菌液的制备第37-38页
         ·侵染第38页
         ·GUS组织化学分析转化后的愈伤第38-39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39页
         ·抗潮霉素(Hyg)植株的筛选第39-40页
       ·阳性植株的检测第40-42页
         ·抗性植株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第40-41页
         ·抗性植株PCR检测第41页
         ·PCR扩增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56页
   ·AtCBF基因克隆和载体的构建第42-46页
     ·AtCBF基因克隆第42-43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43页
     ·AtCBF测序和比较分析第43-44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农杆菌介导百子莲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6-53页
     ·百子莲抗潮霉素梯度试验结果第46-47页
     ·GUS组织化学结果第47-48页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第48-53页
       ·预培养时间、预培养培养基中AS的浓度、预培养时间、菌液的浓度、侵染菌液中AS的浓度、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9-50页
       ·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百子莲转化的影响第50-52页
         ·菌液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0-51页
         ·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页
         ·侵菌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页
         ·预培养基中AS的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页
         ·侵菌液中AS的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抗性植株的检测第53-55页
     ·抗性植株的GUS组织化学染色第53页
     ·抗性植株的PCR检测第53-55页
     ·小结第55页
   ·总结第55页
   ·分析第55-56页
4 讨论与展望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录第72-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RAP标记的部分百合种及品种的遗传关系及亲和性分析
下一篇: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及基因工程的方法对柑橘采后生防菌34-9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