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 1 仔猪早期断奶的利与弊 | 第13页 |
| 2 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 第13-15页 |
| ·乳源免疫因子的消失 | 第13-14页 |
| ·消化道发育不成熟 | 第14页 |
| ·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 第14页 |
| ·日粮的变化 | 第14-15页 |
| 3 断奶仔猪营养与免疫 | 第15-17页 |
| ·营养与免疫的关系 | 第15页 |
| ·仔猪断奶应激的营养调控 | 第15-16页 |
| ·仔猪免疫系统发育的特点 | 第16-17页 |
| ·仔猪的被动免疫 | 第16页 |
| ·仔猪的主动免疫 | 第16-17页 |
| 4 生物活性预混料 | 第17-20页 |
| ·生物活性预混料的主要成分 | 第17页 |
| ·相关成分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氨基酸 | 第17-18页 |
| ·有益菌 | 第18页 |
| ·溶菌酶 | 第18-19页 |
| ·复合酶 | 第19页 |
| ·小肽与寡糖 | 第19页 |
|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第19-20页 |
| 5 免疫相关指标 | 第20-24页 |
| ·红细胞免疫 | 第20-21页 |
| ·细胞因子 | 第21-22页 |
| ·血清免疫球蛋白 | 第22页 |
| ·白细胞 | 第22页 |
|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 第22-2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4-30页 |
| 1 材料 | 第24-25页 |
| ·试验动物 | 第24页 |
| ·生物活性预混料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2 试验日粮 | 第25-26页 |
| 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第26页 |
| 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6页 |
| 5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26-29页 |
|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 | 第26-28页 |
|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26-27页 |
| ·酵母菌悬液制备 | 第27页 |
| ·RBC-C3bR花环试验 | 第27页 |
| ·RBC-IC花环试验 | 第27-28页 |
| ·淋巴细胞增殖性试验 | 第28页 |
| ·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 第28页 |
| ·淋巴细胞刺激系数测定 | 第28页 |
|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第28页 |
| ·血液常规检测 | 第28-29页 |
| ·血清蛋白的测定 | 第29页 |
| ·血清总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 ·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29页 |
|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L-2、r-IFN以及猪瘟抗体检测 | 第29页 |
| 6 数据处理 | 第29-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 1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 | 第30-32页 |
| ·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30页 |
| ·对断奶仔猪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 2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结果 | 第32-33页 |
| 3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 4 血液常规检测结果 | 第34-35页 |
| 5 总蛋白、白蛋白的测定结果 | 第35-37页 |
| 6 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 | 第37-39页 |
| 7 IL-2、IFN-r及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 | 第39-41页 |
| 讨论 | 第41-44页 |
| 1 红细胞免疫 | 第41页 |
| 2 免疫器官指数 | 第41页 |
| 3 细胞免疫 | 第41-42页 |
| 4 体液免疫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附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