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我国土壤钾素肥力状况及小麦施钾效应研究 | 第10-12页 |
·土壤钾素分布 | 第10-11页 |
·钾素肥力演变与小麦施钾效应 | 第11-12页 |
·小麦钾素营养规律与施钾技术研究 | 第12-15页 |
·小麦钾素营养规律研究 | 第12页 |
·小麦施钾技术研究 | 第12-15页 |
·钾素营养对碳氮代谢关键环节调控机制研究 | 第15-17页 |
·钾素对小麦光吸收的调节 | 第15-16页 |
·钾素对小麦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的调节 | 第16页 |
·钾素对小麦碳同化的调节 | 第16-17页 |
·钾素营养对小麦氮的吸收与同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17-19页 |
·钾素对小麦氮素吸收的调节 | 第17-18页 |
·钾素对小麦氮素同化的调节 | 第18-19页 |
·钾素营养对小麦旗叶衰老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19-21页 |
·钾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保护酶系统的调节 | 第19-20页 |
·钾素对旗叶衰老过程中光合能力变化的调节 | 第20-21页 |
·钾素营养对小麦植株物质转运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21-23页 |
·钾素对小麦碳水化合物转运的调节 | 第21-22页 |
·钾素对小麦氮素转运的调节 | 第22-23页 |
·小麦茎秆抗倒性评价及钾素营养对小麦茎秆抗倒性的调控 | 第23-25页 |
·小麦茎秆抗倒性评价 | 第23-24页 |
·施钾对小麦茎秆抗倒性的调节 | 第24-25页 |
2 引言 | 第25-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6-29页 |
·植株养分测定 | 第26页 |
·土壤养分测定 | 第26页 |
·植株碳氮代谢指标测定 | 第26-28页 |
·抗衰老指标测定 | 第28-29页 |
·抗倒指标测定 | 第29页 |
·产量性状 | 第29页 |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7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旗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 第30-34页 |
·对旗叶 NR 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对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对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1-32页 |
·对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对旗叶 SPS 与 SS 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对旗叶蔗糖含量的影响 | 第34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动态变化及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6页 |
·对籽粒 SS 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对籽粒蔗糖含量的影响 | 第35页 |
·对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对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6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功能叶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 第36-39页 |
·对 MDA 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对 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对 POD 活性的影响 | 第38页 |
·对 CAT 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茎秆抗倒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对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39-41页 |
·对茎秆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1页 |
·对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指数的影响 | 第41-42页 |
·茎秆抗倒指数与不同节间诸特征间相关分析 | 第42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的影响 | 第42-44页 |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2-43页 |
·对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第43-44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养分积累转运的影响 | 第44页 |
·对冬小麦生育期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第44页 |
·对冬小麦开花后氮素转运的影响 | 第44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土壤钾素平衡及钾肥肥效的影响 | 第44-46页 |
·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土壤缓效钾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施钾时期对冬小麦产量及钾肥回收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2页 |
英文摘要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