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0页 |
第一章 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 | 第20-26页 |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0-21页 |
1.2 传统医学对输卵管不孕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1页 |
1.3 现代医学对女性输卵管不孕病因的研究 | 第21-23页 |
1.4 现代医学对女性输卵管不孕的诊断研究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磁共振输卵管造影的实验研究 | 第26-44页 |
2.1 磁共振输卵管造影的可行性研究 | 第26-28页 |
2.2 影响磁共振成像的因素 | 第28-36页 |
2.2.1 MR图像的质量控制 | 第28页 |
2.2.2 MR-HSG造影剂研究 | 第28-36页 |
2.3 MR输卵管造影技术的扫描序列 | 第36-38页 |
2.4 MR-HSG造影中各条件的优化 | 第38-39页 |
2.4.1 造影剂推注速度对输卵管显影的影响 | 第38页 |
2.4.2 其他造影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38-39页 |
2.5 MRI-HSG图像分析 | 第39-41页 |
2.6 结论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44-68页 |
3.1 比较HSG和MR-HSG在输卵管通畅性上的诊断价值 | 第44-51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3.1.2 研究设计 | 第44页 |
3.1.3 研究对象 | 第44页 |
3.1.4 操作流程 | 第44-45页 |
3.1.5 统计学方法 | 第45页 |
3.1.6 结果 | 第45-48页 |
3.1.7 讨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3.2 3.0T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 第51-60页 |
3.2.1 研究目的 | 第51页 |
3.2.2 研究设计 | 第51页 |
3.2.3 研究对象 | 第51页 |
3.2.4 操作流程 | 第51-54页 |
3.2.5 统计学方法 | 第54页 |
3.2.6 结果 | 第54-56页 |
3.2.7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3.3 3.0T MR-HSG在女性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诊断中的价值 | 第60-68页 |
3.3.1 研究目的 | 第60页 |
3.3.2 研究设计 | 第60页 |
3.3.3 研究对象 | 第60页 |
3.3.4 分组 | 第60页 |
3.3.5 观察指标: | 第60-61页 |
3.3.6 统计学方法 | 第61页 |
3.3.7 结果 | 第61-64页 |
3.3.8 讨论 | 第64-65页 |
3.3.9 优势和局限性 | 第65页 |
3.3.10 结论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综述 磁共振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研究进展 | 第68-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73-7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