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3 文章框架 | 第15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银行基本理论和观点综述 | 第18-30页 |
2.1 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1.1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2.1.2 大卫·蒂斯的动态战略转型理论 | 第19-20页 |
2.1.3 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 第20-21页 |
2.1.4 区域经济理论 | 第21页 |
2.2 国内外银行经营模式转型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2.3 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综述 | 第23-25页 |
2.3.1 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2.3.2 国内外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页 |
2.4 县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发展概述 | 第25-30页 |
2.4.1 县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目标 | 第26-27页 |
2.4.2 县域商业银业务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页 |
2.4.3 县域商业银业务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30页 |
第3章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的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8页 |
3.1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简介 | 第30页 |
3.2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30-33页 |
3.2.1 基本业务和盈利模式 | 第30-31页 |
3.2.2 基本组织和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3.2.3 基本监管模式和风控模式 | 第32-33页 |
3.3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经营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33-36页 |
3.3.1 宏观形势对支行经营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行业政策对银行支行经营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3 市场环境对支行经营的影响 | 第35页 |
3.3.4 区域性因素对支行经营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内部经营问题 | 第36-42页 |
3.4.1 客户资源开发不正确 | 第36-39页 |
3.4.2 中间业务增长乏力 | 第39-40页 |
3.4.3 风险内控难度增大 | 第40-42页 |
3.5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42-48页 |
3.5.1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思维 | 第42-43页 |
3.5.2 内部管事机制不健全 | 第43-46页 |
3.5.3 员工综合素质偏低 | 第46页 |
3.5.4 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需求 | 第46-48页 |
第4章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具体思路及措施 | 第48-60页 |
4.1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的转型思路 | 第48页 |
4.2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的转型措施 | 第48-60页 |
4.2.1 转变经营理念 | 第49-50页 |
4.2.2 优化决策和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4.2.3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第51-52页 |
4.2.4 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 | 第52-53页 |
4.2.5 加快互联网金融步伐 | 第53-56页 |
4.2.6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 第56-60页 |
第5章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经营模式转型的成效 | 第60-64页 |
5.1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转型的成效 | 第60-64页 |
5.1.1 零售业务引入优质服务体系 | 第60-61页 |
5.1.2 恒丰银行微山支行利润来源合理 | 第61-62页 |
5.1.3 微山支行在网络银行方面的转型初见成效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