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光纤CARS激发源技术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 1.1.1 基于孤子自频移的光纤CARS激发源技术 | 第9-10页 |
| 1.1.2 基于超连续谱的光纤CARS激发源技术 | 第10-11页 |
| 1.1.3 基于退化四波混频的光纤CARS激发源技术 | 第11-12页 |
| 1.2 光纤CARS激发源中的光谱压缩技术 | 第12-13页 |
| 1.3 光纤CARS激发源中的脉冲同步技术 | 第13页 |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6页 |
| 第2章 光纤CARS激发源基本理论及系统组成 | 第16-28页 |
| 2.1 光纤CARS激发源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 2.1.1 CARS显微成像信号 | 第16-18页 |
| 2.1.2 飞秒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 第18-20页 |
| 2.2 光纤CARS激发源系统 | 第20-27页 |
| 2.2.1 系统组成 | 第20-23页 |
| 2.2.2 斯托克斯光波长调谐单元 | 第23-25页 |
| 2.2.3 脉冲光谱压缩单元 | 第25-26页 |
| 2.2.4 脉冲时延匹配单元 | 第26-27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光纤CARS激发源中飞秒脉冲的光谱压缩研究 | 第28-58页 |
| 3.1 飞秒脉冲光谱压缩理论分析 | 第28-29页 |
| 3.2 飞秒脉冲光谱压缩数值仿真分析 | 第29-36页 |
| 3.2.1 GI-MMF平均群速度色散参量计算分析 | 第30-33页 |
| 3.2.2 基于GI-MMF/SMF组合的飞秒脉冲光谱压缩数值仿真 | 第33-36页 |
| 3.3 飞秒脉冲光谱压缩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 3.3.1 GI-MMF与SMF的长度比值对光谱压缩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3.3.2 GI-MMF纤芯直径对光谱压缩效果的影响 | 第38-42页 |
| 3.4 用于CARS激发源的飞秒脉冲光谱压缩研究 | 第42-55页 |
| 3.4.1 CARS激发源中GI-MMF参数选择 | 第43-45页 |
| 3.4.2 飞秒脉冲光谱压缩后脉宽变化分析 | 第45-49页 |
| 3.4.3 CARS激发源中光谱压缩单元适用波长范围 | 第49-52页 |
| 3.4.4 CARS激发源系统的理论光谱分辨率分析 | 第52-5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 第4章 光纤CARS激发源中的脉冲时延匹配研究 | 第58-70页 |
| 4.1 CARS激发源中时延匹配的理论分析 | 第58-62页 |
| 4.2 残余泵浦光脉冲和斯托克斯光脉冲的相对时延计算 | 第62-65页 |
| 4.3 残余泵浦光脉冲和泵浦光脉冲的相对时延研究 | 第65-6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5.1 总结 | 第70-71页 |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