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2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国外的城市中心步行区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14-16页 |
·国外与步行区相关的交通领域研究 | 第16-18页 |
·国内有关城市中心及步行区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中外文献研究总结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1-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第23-27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3页 |
·案例城市选择 | 第23-2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5-27页 |
2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历史演变 | 第27-38页 |
·初步发展期:商业街的步行化(1930—1969) | 第27-29页 |
·步行街的开端:步行交通和机动交通分离 | 第27-28页 |
·二战后商业街的步行化 | 第28-29页 |
·速发展期:城市中心步行区的扩张(1970—1989) | 第29-33页 |
·步行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统一规划 | 第30-31页 |
·城市规划新理念的形成 | 第31-32页 |
·德国步行区的增长与影响 | 第32-33页 |
·纵深发展期:迈向步行化城市(1990年以后) | 第33-37页 |
·迈向步行化城市的一体化绿色交通模式 | 第33-34页 |
·向步行化城市的商业繁荣新模式 | 第34-36页 |
·迈向步行化城市的中心步行区功能多样化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理论框架 | 第38-53页 |
·城市中心步行区的理论框架建构 | 第38-40页 |
·步行区的概念界定 | 第38页 |
·步行区衍生的相关术语 | 第38-39页 |
·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理论框架构建 | 第39-40页 |
·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的基本理念与目的 | 第40-44页 |
·步行区规划的基本理念 | 第40-41页 |
·步行区规划的目的 | 第41-44页 |
·步行区的形态、规模与类型 | 第44-49页 |
·步行区的形态与规模 | 第44-45页 |
·步行区的类型 | 第45-49页 |
·步行区的可达性与法律措施 | 第49-52页 |
·城市中心的交通可达性 | 第49-50页 |
·步行区的法规措施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德国迈向步行化城市的绿色交通系统 | 第53-79页 |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的德国城市与交通规划发展 | 第53-54页 |
·德国城市交通规划策略的历史演变 | 第54-62页 |
·"便于汽车可达"的城市交通规划(战后-1959) | 第54-56页 |
·"轨道交通可达"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1960—1979) | 第56-58页 |
·快速轨道交通飞速发展期和有轨电车的停滞风波(1980-1999) | 第58-59页 |
·一体化城市绿色交通系统(2000以后) | 第59-62页 |
·德国迈向步行化城市的绿色交通策略与措施 | 第62-77页 |
·城市绿色交通概念 | 第62-64页 |
·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第64-70页 |
·区域化的交通安宁区措施 | 第70-72页 |
·促进自行车交通发展 | 第72-74页 |
·私人汽车停车控制与管理 | 第74-76页 |
·绿色交通系统的影响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基于绿色交通系统的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 | 第79-115页 |
·城市中心步行区的规划策略 | 第79-84页 |
·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与城市中心规划相结合 | 第79-81页 |
·步行区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结合 | 第81-84页 |
·城市中心步行区的绿色交通规划策略 | 第84-90页 |
·对机动车的合理限制与控制 | 第84-85页 |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达性 | 第85-87页 |
·完善绿色交通系统 | 第87-90页 |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案例研究 | 第90-114页 |
·埃森:从步行街先驱走向步行化城市的缩影 | 第90-95页 |
·慕尼黑:欧洲最成功的步行区与最发达的公共轨道交通 | 第95-101页 |
·法兰克福:基于绿色交通系统的步行区规划 | 第101-109页 |
·弗莱堡:人性化步行区的绿色交通系统 | 第109-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6 中德城市中心步行区比较 | 第115-146页 |
·斯图加特市与大连市基本状况 | 第116-127页 |
·斯图加特区域、人口规模与公共交通 | 第116-117页 |
·斯图加特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 第117-121页 |
·大连市城市、人口规模与公共交通状况 | 第121-124页 |
·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的差异与差距 | 第124-127页 |
·斯图加特和大连市城市中心步行区比较 | 第127-136页 |
·斯图加特城市中心步行区 | 第127-131页 |
·大连中心商业步行街状况 | 第131-132页 |
·两座城市中心区步行化的差异和差距 | 第132-136页 |
·以绿色交通系统引领的大连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 | 第136-145页 |
·大连城市中心步行区的规划理念 | 第136-137页 |
·大连市多中心步行区规划构想 | 第137-139页 |
·三大中心步行区的实施步骤与原则 | 第139-143页 |
·关于大连市绿色交通系统的构想 | 第143-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6页 |
7 结论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4页 |
附录A 德国交通术语 | 第154-155页 |
附录B 案例城市信息表 | 第155-157页 |
附录C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简表 | 第157-159页 |
附录D 图表目录 | 第159-16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作者简介 | 第167-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