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建模工具及建模方法 | 第16-24页 |
2.1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模 | 第16-17页 |
2.2 基于EBSILON仿真软件建模 | 第17-20页 |
2.3 MATLAB及EBSILON联合建模 | 第20-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汽轮机系统变工况模型建立 | 第24-58页 |
3.1 建模对象 | 第24-25页 |
3.2 汽水热力参数计算模型 | 第25-27页 |
3.3 调节级变工况计算模型 | 第27-36页 |
3.4 压力级变工况计算模型 | 第36-44页 |
3.5 回热加热器变工况计算模型 | 第44-48页 |
3.6 凝汽器变工况计算模型 | 第48-50页 |
3.7 给水泵变工况计算模型 | 第50-53页 |
3.8 汽轮机系统变工况计算模型总成 | 第53-55页 |
3.9 模型的精度验证 | 第55-57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汽轮机滑压运行最优初压的确定 | 第58-73页 |
4.1 汽轮机最优初压理论 | 第58-62页 |
4.2 背压对最优初压的影响 | 第62-69页 |
4.3 不同厂用抽汽量对最优初压的影响 | 第69-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基于调节级后压力的汽轮机最佳滑压运行方式探讨 | 第73-79页 |
5.1 以调节级后压力为自变量的滑压曲线 | 第73-75页 |
5.2 基于调节级后压力最佳滑压运行方式 | 第75-77页 |
5.3 基于调节级后压力最佳开度控制策略 | 第77-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后期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