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

东北菊科4亚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经典系统学、形态学及分类学第13-16页
        1.1.1 系统学研究第13-14页
        1.1.2 形态学及分类学研究第14-16页
    1.2 分子系统学第16-18页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8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0-33页
    2.1 材料第20-21页
    2.2 方法第21-33页
        2.2.1 形态学研究第21页
        2.2.2 解剖学研究第21-22页
        2.2.3 分子系统学研究第22-23页
        2.2.4 系统发育分析第23-33页
第3章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帚菊木亚科,菜蓟亚科及Pertyoideae亚科)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第33-82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4页
    3.3 结果第34-67页
        3.3.1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3亚科植物的形态结构第34-62页
        3.3.2 Calogyne berardiera(外类群)的形态结构第62-65页
        3.3.3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3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第65-66页
        3.3.4 东北菊科基础类群3亚科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第66-67页
    3.4 讨论第67-69页
        3.4.1 和尚菜属应提升为和尚菜族第67页
        3.4.2 蚂蚱腿子属的系统学位置第67-68页
        3.4.3 菜蓟族的单系性第68页
        3.4.4 菜蓟族内类群间的关系第68-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82页
第4章 东北紫菀亚科物种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第82-208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3页
    4.3 结果第83-173页
        4.3.1 千里光族第83-96页
        4.3.2 鼠麴草族第96-99页
        4.3.3 紫菀族第99-112页
        4.3.4 春黄菊族第112-129页
        4.3.5 旋覆花族第129-135页
        4.3.6 Athroismeae族第135-138页
        4.3.7 金鸡菊族第138-147页
        4.3.8 万寿菊族第147-151页
        4.3.9 向日葵族第151-160页
        4.3.10 Millerieae族第160-165页
        4.3.11 泽兰族第165-172页
        4.3.12 东北紫菀亚科的系统发育分析第172-173页
        4.3.13 东北紫菀亚科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第173页
    4.4 讨论第173-175页
        4.4.1 石胡荽属的系统学位置第173-174页
        4.4.2 鼠麴草族的系统学位置第174页
        4.4.3 紫菀亚科类群的系统学关系第174-175页
    4.5 本章小结第175-208页
结论第208-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23页
攻读博士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23-225页
致谢第225页

论文共2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性能磁性SERS基底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Copula模型的相依现状数据的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