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的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蛋白质遗传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2.1 马铃薯蛋白遗传规律 | 第11页 |
1.2.2 其他作物蛋白质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第12-16页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第12页 |
1.3.2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第12-13页 |
1.3.3 RAD简化基因组测序 | 第13-14页 |
1.3.4 SNPs遗传标记的开发 | 第14-16页 |
1.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6-17页 |
1.5 影响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合成与降解相关的的基因 | 第17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1 F1代分离群体 | 第19页 |
2.1.2 供试品种 | 第19-20页 |
2.1.3 块茎蛋白质相关基因鉴定材料 | 第20页 |
2.2 材料取样及样品处理 | 第20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0-25页 |
2.3.1 群体块茎蛋白含量的鉴定 | 第20-21页 |
2.3.2 基因组DNA提取与混池的构建 | 第21页 |
2.3.3 混池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与分子标记的开发检测 | 第21-24页 |
2.3.4 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相对定量 | 第24-25页 |
2.4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2.4.1 开发分子标记的数据分析 | 第25-26页 |
2.4.2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的分析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54页 |
3.1 群体蛋白含量测定与分布 | 第27-28页 |
3.2 分离群体、四倍体马铃薯品种及混池DNA的质量检测结果 | 第28-29页 |
3.3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标记开发与验证 | 第29-38页 |
3.3.1 测序标签的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3.2 SNP的分型 | 第30-31页 |
3.3.3 全基因组范围内差异标签区段的筛选 | 第31-34页 |
3.3.4 差异区段引物的设计合成与检测 | 第34页 |
3.3.5 CAPS标记的开发 | 第34-35页 |
3.3.6 开发标记在极端后代中的检验 | 第35页 |
3.3.7 开发标记在分离群体中的检验 | 第35-37页 |
3.3.8 开发标记在四倍体马铃薯品种中的检验 | 第37-38页 |
3.4 四倍体马铃薯品种块茎蛋白质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 第38-54页 |
3.4.1 蛋白质含量 | 第38-40页 |
3.4.2 RNA质量检测 | 第40-41页 |
3.4.3 cDNA的合成及质量检测 | 第41页 |
3.4.4 RT-qPCR | 第41-52页 |
3.4.5 基因表达量的相关分析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4.1 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遗传位点的开发 | 第54页 |
4.2 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在马铃薯标记开发上的应用 | 第54-55页 |
4.3 四倍体马铃薯合成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5-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