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集调气系统运行方案优化及模拟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输气管网运行优化研究 | 第9-12页 |
1.2.2 气体集输管网优化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集调气系统运行方案优化模型及求解 | 第15-22页 |
2.1 集调气系统概况 | 第15-17页 |
2.1.1 集调气系统拓扑结构 | 第15-16页 |
2.1.2 集调气系统主要参数 | 第16-17页 |
2.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2.2.1 目标函数 | 第18页 |
2.2.2 约束条件 | 第18-19页 |
2.3 优化模型求解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不同工况下的管网运行方案优化 | 第22-44页 |
3.1 正常工况 | 第22-24页 |
3.2 单套处理装置停机工况 | 第24-31页 |
3.2.1 杏V-1站停机工况 | 第24-26页 |
3.2.2 南压站停机工况 | 第26-28页 |
3.2.3 喇压站停机工况 | 第28-29页 |
3.2.4 单套处理装置停机工况对比 | 第29-31页 |
3.3 跨厂双装置组合停机工况 | 第31-38页 |
3.3.1 北压站&南压站停机工况 | 第31-33页 |
3.3.2 杏三站&北1-1站停机工况 | 第33-34页 |
3.3.3 中七站&萨南站停机工况 | 第34-36页 |
3.3.4 跨厂双装置组合停机工况对比 | 第36-38页 |
3.4 单厂双装置组合停机工况 | 第38-43页 |
3.4.1 北1-1站&北1-2站停机工况 | 第38-39页 |
3.4.2 萨南站&南八站停机工况 | 第39-41页 |
3.4.3 单厂双装置组合停机工况对比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集调气系统优化方案的水力校核 | 第44-56页 |
4.1 PipePhase软件介绍 | 第44-46页 |
4.1.1 软件应用范围 | 第44页 |
4.1.2 软件结构及建模方法 | 第44-46页 |
4.2 水力校核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2.1 参数的选取与处理 | 第46-48页 |
4.2.2 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4.3 不同工况下优化运行方案的水力验证 | 第49-55页 |
4.3.1 正常工况下优化运行方案的水力验证 | 第49-53页 |
4.3.2 停机工况下优化运行方案的水力验证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集调气系统抢修时间及整改措施 | 第56-64页 |
5.1 放空压力下的储气时间 | 第56-60页 |
5.2 集调气管网整改措施 | 第60-63页 |
5.2.1 杏V-1浅冷装置检修工况的改造措施 | 第61-62页 |
5.2.2 喇压浅冷装置检修工况的改造措施 | 第62-6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6章 集调气系统优化调度软件 | 第64-70页 |
6.1 软件结构 | 第64页 |
6.2 软件功能 | 第64-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7.1 结论 | 第70页 |
7.2 建议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A 优化模型的变量及参数说明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