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8页 |
第一章 棉花黄萎病及其致病机制 | 第11-17页 |
1 棉花黄萎病及其特性 | 第11-12页 |
1.1 棉花黄萎病 | 第11页 |
1.2 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2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 第12-15页 |
2.1 黄萎病菌的侵染过程 | 第12-13页 |
2.2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制 | 第13-15页 |
3 棉花黄萎病抗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3.1 棉花黄萎病抗病机制 | 第15-16页 |
3.2 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遗传 | 第16-17页 |
第二章 VIGS技术筛选棉花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1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 第17-20页 |
1.1 VIGS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1.2 TRV介导的基因沉默在棉花中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 VIGS技术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 第19页 |
1.4 VIGS技术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 第19-20页 |
2 生长素以及LRR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2.1 生长素在植物抗性中的研究 | 第20-22页 |
2.2 NBS-LRR类基因的抗病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第25-28页 |
1 拟南芥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1.1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25-26页 |
1.2 DNA直接导入转化技术 | 第26-27页 |
2 FLORAL-DIP法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8-72页 |
第四章 应用VIGS技术筛选棉花抗病基因 | 第28-57页 |
1 实验材料与培养基 | 第28-3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1.2 培养基 | 第29-3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2-43页 |
2.1 基因序列的分析及其获得 | 第32-34页 |
2.2 VIGS载体的构建 | 第34-39页 |
2.3 基因沉默载体转化农杆菌 | 第39-40页 |
2.4 棉花中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 | 第40-42页 |
2.5 qPCR检测目标基因在黄萎病菌诱导下表达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3.1 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 | 第43-47页 |
3.2 VIGS植株接菌后抗性检测 | 第47-52页 |
3.3 qPCR检测在黄萎病菌的诱导下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52-54页 |
4 讨论 | 第54-57页 |
第五章 AUXIN转拟南芥研究 | 第57-7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7-59页 |
1.1 拟南芥 | 第57页 |
1.2 实验菌株 | 第57页 |
1.3 试剂与仪器 | 第57页 |
1.4 常用酶与试剂盒 | 第57-58页 |
1.5 拟南芥培养基 | 第58-59页 |
1.6 黄萎病菌的培养基 | 第5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9-64页 |
2.1 转基因载体的构建 | 第59页 |
2.2 拟南芥转基因方法 | 第59-61页 |
2.3 转化植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61-63页 |
2.4 转基因拟南芥抗病性检测 | 第63-6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4-71页 |
3.1 pCambia-2301-AUXIN载体的构建 | 第64-67页 |
3.2 转基因植株的筛选 | 第67-68页 |
3.3 转AUXIN基因植株影响拟南芥抽穗 | 第68-71页 |
4 讨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