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全生命周期住宅适应性研究--以济南“明日之家二号”为例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6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1 理论上第16页
        1.2.2 实践上第16-17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7-30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7-25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25-30页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框架第30-33页
        1.4.1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4.2 论文创新点第31-32页
        1.4.3 框架第32-33页
第二章 全生命周期住宅与城市化第33-59页
    2.1 全生命周期住宅第33-44页
        2.1.1 什么是全生命周期第33-34页
        2.1.2 全生命周期住宅的起源第34-38页
        2.1.3 技术特征与应用范围第38-39页
        2.1.4 设计与施工第39-44页
            2.1.4.1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第40页
            2.1.4.2 支撑体的长期化第40-41页
            2.1.4.3 室内空间的灵活性第41-43页
            2.1.4.4 维护更新的简便化第43-44页
        2.1.5 二次改造第44页
    2.2 城市化与我国住宅产业第44-51页
        2.2.1 什么是城市化第44-45页
        2.2.2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第45-46页
        2.2.3 快速城市化对住宅的影响第46-49页
        2.2.4 小结第49-51页
    2.3 全生命周期住宅的适应性分析第51-59页
        2.3.1 对快速城市化的适应性第52-54页
        2.3.2 与传统住宅的对比第54-59页
第三章 我国全生命周期住宅营造策略第59-79页
    3.1 设计策略第59-68页
        3.1.1 住宅布局类型第59-63页
            3.1.1.1 田园型围合式布局第60-61页
            3.1.1.2 行列式布局第61页
            3.1.1.3 半围合式布局第61-62页
            3.1.1.4 城市型围合式布局第62页
            3.1.1.5 小结第62-63页
        3.1.2 支撑体与填充体分离的策略第63-64页
        3.1.3 设备与主体结构分离的策略第64页
        3.1.4 户型设计策略第64-66页
            3.1.4.1 系列化设计策略第64-65页
            3.1.4.2 依据生活方式设计第65-66页
            3.1.4.3 依据家庭生命周期设计第66页
        3.1.5 注重中国传统的设计策略第66-67页
        3.1.6 注重“连接点”的策略第67-68页
    3.2 生产策略第68-72页
        3.2.1 填充体生产策略第68-70页
            3.2.1.1 部品化与标准化生产策略第68-70页
            3.2.1.2 一体化的生产策略第70页
        3.2.2 支撑体的生产策略第70-72页
            3.2.2.1 增加支撑体的耐久性第70-71页
            3.2.2.2 支撑体与管线设备相分离第71-72页
    3.3 住户策略第72-76页
        3.3.1 住户参与策略第72页
        3.3.2 住户参与的形式第72-74页
        3.3.3 住户参与的机制第74-75页
        3.3.4 面对老龄化策略第75-76页
    3.4 .前景与展望第76-79页
第四章 我国全生命周期住宅营造案例第79-103页
    4.1 济南“明日之家二号”第79-95页
        4.1.1 设计策略第80-83页
            4.1.1.1 户型设计策略第80页
            4.1.1.2 支撑体与填充体分离的策略第80-81页
            4.1.1.3 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的策略第81-82页
            4.1.1.4 支撑体与填充体的组合策略第82-83页
        4.1.2 生产策略第83-93页
            4.1.2.1 填充体的生产策略第83-92页
            4.1.2.2 支撑体的生产策略第92-93页
        4.1.3 施工团队的集成策略第93-94页
        4.1.4 小结第94-95页
    4.2 北京光合原筑住宅——经济适用房保障体系第95-98页
        4.2.1 基本信息第95-96页
        4.2.2 项目策略第96-98页
        4.2.3 小结第98页
    4.3 北京雅世合金住宅第98-100页
        4.3.1 项目概况第98-99页
        4.3.2 项目策略第99页
        4.3.3 小结第99-100页
    4.4 上海威廉公馆11号楼第100-101页
        4.4.1 项目概况第100-101页
        4.4.2 项目策略第101页
    4.5 小结第101-103页
第五章 总结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09-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由地源热泵引起的楼板振动分析及减振加固方案研究
下一篇:青岛德租时期(1897-1914)建筑技术及其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