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乳清蛋白纳米载体与肠粘液层渗透性的构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0页
    1.1 肠粘液层的性质及功能第16-19页
        1.1.1 肠粘液的组成和性质第16-18页
        1.1.2 纳米颗粒与肠粘液层相互作用及其对运载功能的影响第18-19页
    1.2 纳米载体理化性质对其生物学水平运载性能的影响第19-22页
        1.2.1 纳米载体的粒径对于其运载性能的影响第19-20页
        1.2.2 纳米载体形状对其运载性能的影响第20-21页
        1.2.3 纳米载体界面性质对其运载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1.3 肠粘膜给药体系第22-27页
        1.3.1 粘膜粘附型纳米载体第22-24页
            1.3.1.1 基于聚合物的粘膜粘附给药系统第23页
            1.3.1.2 基于聚合物衍生物的粘膜粘附给药系统第23-24页
        1.3.2 粘液穿透型纳米载体第24-27页
            1.3.2.1 具有亲水表面的纳米载体第25-26页
            1.3.2.2 仿生病毒的纳米载体第26页
            1.3.2.3 响应性穿透粘膜的纳米载体第26-27页
    1.4 立题依据第27页
    1.5 研究目标第27-30页
第二章 乳清蛋白纳米载体与肠粘液层渗透构效关系的研究第30-46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方法第30-36页
        2.2.1 实验材料第30-31页
        2.2.2 实验仪器第31页
        2.2.3 不同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表征第31-32页
            2.2.3.1 不同纳米载体的制备第31-32页
            2.2.3.2 不同纳米载体的表征第32页
        2.2.4 肠粘液的获取与表征第32-33页
            2.2.4.1 肠粘液的获取第32-33页
            2.2.4.2 肠粘液的表征第33页
        2.2.5 不同纳米颗粒的荧光标记第33-34页
        2.2.6 不同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渗透性研究第34-36页
            2.2.6.1 Transwell小室扩散法第34-35页
            2.2.6.2 多粒子示踪MPT技术(Muptiple Particle Tracking)第35-36页
        2.2.7 不同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第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2.3.1 纳米载体的制备和表征第36-37页
        2.3.2 肠粘液层的表征第37-39页
        2.3.3 Transwell小室法研究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扩散行为第39页
        2.3.4 MPT法研究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扩散行为第39-42页
            2.3.4.1 荧光标记的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运动轨迹分析第40-41页
            2.3.4.2 荧光标记的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MSD值分析第41页
            2.3.4.3 单个粒子在肠粘液中有效扩散系数的对数分布第41-42页
        2.3.5 不同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分布情况第42-44页
            2.3.5.1 不同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2D渗透分布第42-43页
            2.3.5.2 不同纳米颗粒在肠粘液中的3D分布情况第43-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乳清蛋白纳米载体在肠道内转运吸收的研究第46-58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实验方法第46-51页
        3.2.1 实验材料第46-47页
        3.2.2 实验仪器第47-48页
        3.2.3 共培养细胞Caco-2/E12模型的建立第48页
        3.2.4 共培养细胞Caco-2/E12单层膜的表征第48-49页
        3.2.5 不同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实验第49页
        3.2.6 不同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实验第49-50页
        3.2.7 不同纳米载体的细胞跨膜转运实验第50页
        3.2.8 不同纳米载体对Caco-2/E12共培养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第50-51页
        3.2.9 不同纳米载体打开细胞紧密连接的实验第5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3.3.1 细胞单层膜完整性评价第51-52页
        3.3.2 不同纳米载体的细胞毒性评价第52-53页
        3.3.3 不同纳米载体的细胞摄取能力考察第53-54页
        3.3.4 不同纳米载体的细胞跨膜转运能力考察第54-55页
        3.3.5 不同纳米载体对Caco-2/E12共培养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第55-56页
        3.3.6 不同纳米载体打开细胞紧密连接能力考察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4.1 结论第58-59页
    4.2 创新点第59页
    4.3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致谢第66-68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68-70页
附件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注射纳米材料—高分子复合水凝胶载药递送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便携式颅脑损伤无创监测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