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外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地域文化与传统村落 | 第19-24页 |
2.1 地域文化的诠释 | 第19-20页 |
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地域文化的构成因素 | 第19页 |
2.1.3 地域文化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 地域文化的表达方式 | 第20-21页 |
2.2.1 再现 | 第20-21页 |
2.2.2 变异 | 第21页 |
2.2.3 象征 | 第21页 |
2.3 地域文化与传统村落的关系 | 第21-23页 |
2.3.1 传统村落反映地域文化 | 第21-23页 |
2.3.2 地域文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 第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香格里拉木高村中心三组现状分析与地域文化研究 | 第24-59页 |
3.1 木高村中心三组区位分析 | 第24-25页 |
3.1.1 地理区位 | 第24-25页 |
3.1.2 交通区位 | 第25页 |
3.2 木高村中心三组自然条件分析 | 第25-28页 |
3.2.1 地形地貌条件 | 第25-28页 |
3.2.2 水文条件 | 第28页 |
3.2.3 气候条件 | 第28页 |
3.3 木高村中心三组村落现状分析 | 第28-44页 |
3.3.1 村落格局与整体风貌现状分析 | 第28页 |
3.3.2 现状建筑分析 | 第28-37页 |
3.3.3 道路分析 | 第37-39页 |
3.3.4 公共设施分析 | 第39-41页 |
3.3.5 用地现状分析 | 第41-44页 |
3.4 木高村地域文化特色研究 | 第44-55页 |
3.4.1 自然环境特色 | 第44页 |
3.4.2 村落格局 | 第44页 |
3.4.3 街巷空间 | 第44-46页 |
3.4.4 传统民居 | 第46-50页 |
3.4.5 历史环境要素 | 第50-51页 |
3.4.6 非物质文化 | 第51-55页 |
3.4.7 价值特色 | 第55页 |
3.5 木高村地域文化各要素分析与设计运用 | 第55-58页 |
3.5.1 物质要素分析与设计运用 | 第56-57页 |
3.5.2 人文要素分析与设计运用 | 第57-58页 |
3.6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木高村中心三组村落保护研究 | 第59-71页 |
4.1 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原则 | 第59-61页 |
4.1.0 规划先行的原则 | 第59页 |
4.1.1 地域文化的原则 | 第59页 |
4.1.2 整体保护为主的原则 | 第59页 |
4.1.3 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的原则 | 第59页 |
4.1.4 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 | 第59-60页 |
4.1.5 合理利用的原则 | 第60页 |
4.1.6 政府引导的原则 | 第60页 |
4.1.7 农民主体的原则 | 第60-61页 |
4.2 地域文化视角下木高村中心三组村落整体保护 | 第61-66页 |
4.2.1 保护面临的问题 | 第62页 |
4.2.2 保护思路研究 | 第62页 |
4.2.3 保护目标与保护主题 | 第62-63页 |
4.2.4 保护内容、范围和重点 | 第63-64页 |
4.2.5 保护区划 | 第64-66页 |
4.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木高村中心三组村落要素保护 | 第66-70页 |
4.3.1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村落格局保护 | 第66-67页 |
4.3.2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建筑保护 | 第67页 |
4.3.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环境元素保护 | 第67-69页 |
4.3.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复兴 | 第69-70页 |
4.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木高村中心三组村落发展规划研究 | 第71-98页 |
5.1 地域文化视角下木高村中心三组整体发展 | 第71-87页 |
5.1.1 村庄发展条件分析与定位 | 第71-72页 |
5.1.2 产业发展分析 | 第72-73页 |
5.1.3 发展目标与方向 | 第73-75页 |
5.1.4 村庄人口发展 | 第75-76页 |
5.1.5 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研究 | 第76-87页 |
5.2 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民居的更新研究 | 第87-93页 |
5.2.1 更新的目的与指导思想 | 第87页 |
5.2.2 木高村中心三组传统民居特色分析 | 第87页 |
5.2.3 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民居更新要求 | 第87-89页 |
5.2.4 传统建筑整治更新要点 | 第89-91页 |
5.2.5 地域文化视角下建筑风貌、建筑高度与视廊控制 | 第91-93页 |
5.3 村落发展对策 | 第93-95页 |
5.3.1 近期发展对策 | 第93-94页 |
5.3.2 远期发展对策 | 第94-95页 |
5.4 村落发展管理建议和实施对策 | 第95-97页 |
5.4.1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 第95-96页 |
5.4.2 管理机构设置 | 第96页 |
5.4.3 明晰管理职能 | 第96-97页 |
5.4.4 加强木高传统村落保护的专项研究 | 第97页 |
5.4.5 统一规划和分期实施 | 第97页 |
5.5 小结 | 第97-9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