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ITO的界面性质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8-22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概述第8-14页
        1.1.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展历程第8-9页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结构第9-11页
        1.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作机理第11-12页
        1.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基本参数第12-13页
        1.1.5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第13-14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阳极修饰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1 ITO阳极材料第14-15页
        1.2.2 ITO阳极界面修饰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3 自组装分子材料的选择第17-19页
    1.3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9-22页
第2章 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的ITO阳极界面性质及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第22-50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2-24页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22-23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23-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6页
        2.2.1 ITO玻璃基片的清洗和准备第24-25页
        2.2.2 真空蒸镀法制备薄膜第25-26页
        2.2.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封装第26页
    2.3 薄膜性质的研究方法第26-28页
        2.3.1 薄膜表面形貌测定第26-27页
        2.3.2 薄膜表面成分分析第27-28页
        2.3.3 薄膜表面功函数测定第28页
    2.4 基于硅烷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阳极的界面修饰第28-37页
        2.4.1 硅烷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制备工艺第28-30页
        2.4.2 硅烷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表面性质表征第30-31页
        2.4.3 硅烷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表面成分表征第31-32页
        2.4.4 硅烷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表面透光性和功函数表征第32-34页
        2.4.5 硅烷类自组装单分子层对电极和有机层之间电荷注入的影响第34-37页
        2.4.6 小结第37页
    2.5 基于膦酸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阳极的界面修饰第37-50页
        2.5.1 膦酸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制备工艺第37-39页
        2.5.2 膦酸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表面性质表征第39-40页
        2.5.3 膦酸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表面成分表征第40-41页
        2.5.4 膦酸类分子自组装法处理ITO的表面透光性和功函数表征第41-43页
        2.5.5 膦酸类自组装单分子层对电极和有机层之间电荷注入的影响第43-47页
        2.5.6 膦酸类自组装单分子层基于不同发光层对器件效率的影响第47-48页
        2.5.7 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处理ITO阳极的界面修饰第50-58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0-52页
        3.1.1 主要原料与试剂第50-51页
        3.1.2 主要实验仪器第51-52页
    3.2 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处理ITO的制备工艺第52-53页
    3.3 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的ITO表面性质第53-54页
    3.4 混合自组装单分子层对电极和有机层之间电荷注入的影响第54-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8-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酰腙席夫碱的镧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磁性质研究
下一篇:片状互锁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