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其他特种性质合金论文

Al0.3Cu0.5CoCrFeNi高熵合金相形成及其演变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30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1.1 历史上的多主元合金第13页
        1.1.2 高熵合金概念的提出第13-14页
    1.2 高熵合金的定义及其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高熵合金的定义第15-16页
        1.2.2 相关概念的澄清与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3 高熵合金的四大核心效应第18-20页
    1.3 高熵合金的相形成及非平衡加工参数对相形成的影响第20-24页
        1.3.1 高熵合金的相形成第20-23页
        1.3.2 非平衡态加工参数对高熵合金相组成的影响第23-24页
    1.4 剧烈塑性变形及其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第24-27页
        1.4.1 剧烈塑性变形回顾第24-25页
        1.4.2 剧烈塑性变形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第25页
        1.4.3 高熵合金的塑性变形第25-27页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7-30页
2 合金成分选择与研究方法第30-36页
    2.1 合金成分选择第30-33页
        2.1.1 合金体系的选择第30页
        2.1.2 Al-Co-Cr-Cu-Fe-Ni系高熵合金中各元素对合金相组成的影响及成分选择第30-33页
    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第33-36页
        2.2.1 实验合金的制备第34页
        2.2.2 热处理参数的确定第34页
        2.2.3 剧烈塑性变形加工制备非平衡变形组织第34-35页
        2.2.4 相关表征手段与设备第35-36页
3 Al_(0.3)Cu_(0.5)CoCrFeNi高熵合金的合金相形成第36-52页
    3.1 炉冷态Al_(0.3)Cu_(0.5)CoCrFeNi合金相第36-47页
        3.1.1 炉冷态下合金的相组成与显微组织第36-37页
        3.1.2 析出相类型和取向第37-40页
        3.1.3 板状析出相的相组成与各相之间的相界面第40-42页
        3.1.4 球状析出第42-43页
        3.1.5 双相板状析出的形成第43-46页
        3.1.6 球状析出相的形成第46页
        3.1.7 析出顺序第46-47页
    3.2 水淬态Al_(0.3)Cu_(0.5)CoCrFeNi合金相第47-49页
    3.3 冷却速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Al_(0.3)Cu_(0.5)CoCrFeNi HPT变形组织与变形缺陷交互作用第52-81页
    4.1 HPT变形组织表征第52-61页
        4.1.1 XRD估算变形态组织晶粒尺寸第53-54页
        4.1.2 炉冷-HPT态变形组织透射电镜表征第54-60页
        4.1.3 水淬-HPT态变形组织透射电镜表征第60-61页
    4.2 HPT变形组织的力学性能第61-66页
        4.2.1 显微硬度第61-63页
        4.2.2 拉伸性能第63-65页
        4.2.3 HPT变形组织的加工硬化能力第65-66页
    4.3 HPT变形组织中的变形孪生行为第66-79页
        4.3.1 变形孪生-小角度晶界交互行为的HREM观察第68-71页
        4.3.2 变形孪生-小角度晶界交互行为的几何位错模型第71-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5 HPT均匀化作用第81-100页
    5.1 水淬态下的显微组织与元素分布第81-85页
    5.2 水淬-HPT态的显微组织和元素分布第85-87页
    5.3 HPT过程中的元素均匀化行为第87-91页
    5.4 HPT变形组织中主元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第91-98页
    5.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6 结论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26页
附录第126-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Fe中共格富Cu相析出的理论模拟研究
下一篇:改性双基推进剂含损伤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