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与组织血型抗原结合域的筛选与鉴定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表第13-14页
绪论第14-15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5-41页
    第一章 兔出血症病毒研究进展第15-31页
        1 RHDV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第15-16页
        2 RHDV衣壳蛋白VP60的结构第16-17页
        3 RHDV的遗传进化第17-18页
        4 RHDV HBGAs受体第18页
        5 HBGAs结合位点第18-20页
        6 抵抗RHDV作用机制的形成第20页
        7 RHDV的预防与控制第20-22页
        参考文献第22-31页
    第二章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研究进展第31-41页
        1 丝状噬菌体第31-34页
            1.1 M13噬菌体第31-32页
            1.2 M13噬菌体融合蛋白的选择第32-33页
            1.3 M13噬菌体展示系统第33-34页
        2 T4噬菌体展示系统第34页
        3 T7噬菌体展示系统第34页
        4 λ噬菌体展示系统第34-35页
        5 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应用第35-36页
            5.1 疫苗开发第35页
            5.2 蛋白互作第35页
            5.3 底物和抑制剂的选择第35-36页
            5.4 表位鉴定第36页
        6 噬菌体载体的选择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第二篇 实验部分第41-95页
    第一章 免疫血清对VP60 VLPs与受体HBGAs结合的阻断效应研究第41-57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2-46页
            1.1 试验材料第42页
            1.2 VP60蛋白的表达、纯化及鉴定第42-44页
            1.3 分析VP60 VLPs与受体HBGAs的结合第44-45页
            1.4 免疫血清对VP60 VLPs与受体HBGAs结合的阻断效应第45-46页
        2 结果第46-51页
            2.1 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VP60蛋白第46-47页
            2.2 透射电镜观察VP60 VLPs第47-48页
            2.3 VP60蛋白的血凝试验第48页
            2.4 VP60 VLPs与受体HBGAs的结合第48-49页
            2.5 免疫血清对VP60 VLPs与受体HBGAs结合的阻断效应第49-51页
        3 讨论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第二章 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特异性噬菌体肽库的构建与鉴定第57-81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8-68页
            1.1 试验材料第58页
            1.2 VP60基因的扩增与鉴定第58-59页
            1.3 VP60基因随机消化片段的制备第59-63页
            1.4 噬菌粒载体的制备第63-64页
            1.5 VP60酶切片段与噬菌粒载体pC89的连接第64页
            1.6 高效感受态宿主菌的制备第64-65页
            1.7 辅助噬菌体VCSM13的制备第65-66页
            1.8 VP60基因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的构建第66页
            1.9 VP60基因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滴度的测定第66页
            1.10 VP60基因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随机性的鉴定第66-67页
            1.11 生物淘选第67-68页
            1.12 噬菌体原位杂交第68页
            1.13 重组噬菌体的PCR扩增及测序第68页
        2 结果第68-75页
            2.1 VP60基因PCR扩增与测序第68页
            2.2 DNase Ⅰ消化条件的优化第68-69页
            2.3 VP60基因随机片段制备第69-70页
            2.4 噬菌体载体的制备第70页
            2.5 高效感受态宿主菌敏感性的鉴定第70-71页
            2.6 辅助噬菌体VCSM13滴度的测定第71页
            2.7 肽库滴度的测定第71-72页
            2.8 肽库随机性的鉴定及测序第72-73页
            2.9 四轮筛选产率第73-74页
            2.10 噬菌体原位杂交结果第74-75页
            2.11 VP60特异性噬菌体展示肽库的筛选及序列测定第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第三章 RHDV VP60与受体HBGAs结合域的筛选与鉴定第81-95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1-85页
            1.1 试验材料第81-82页
            1.2 生物淘选第82页
            1.3 抗VP60鼠及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第82-83页
            1.4 噬菌体原位杂交第83页
            1.5 重组噬菌体的PCR扩增及测序第83-84页
            1.6 HBGAs结合域的表达及纯化第84-85页
            1.7 HBGAs结合域的鉴定第85页
        2 结果第85-89页
            2.1 HBGAs结合域的筛选产率第85页
            2.2 抗VP60鼠及兔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第85-86页
            2.3 噬菌体原位杂交第86页
            2.4 VP60与HBGAs的结合域序列测定第86-87页
            2.5 HBGAs结合域的表达第87-88页
            2.6 HBGAs结合域鉴定第88-89页
        3 讨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5页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全文总结第97-99页
附录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99-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个人简历第109-11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EDV与PDCo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PEDV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效果评价
下一篇:华东地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分析和亚单位疫苗候选因子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