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第13-25页
    1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1 低温胁迫对小麦光合生产的影响第14-15页
        1.2 低温胁迫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15-16页
        1.3 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第16-17页
            1.3.1 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第16页
            1.3.2 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结构的影响第16-17页
            1.3.3 低温胁迫对小麦产量结构穗位效应的影响第17页
        1.4 低温锻炼对提高小麦抗性的生理机制第17-19页
            1.4.1 植株锻炼生理机制第17-18页
            1.4.2 低温锻炼研究进展第18-19页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材料方法第25-33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5-26页
        1.1 研究思路第25-26页
        1.2 技术路线第26页
    2 数据来源第26-29页
        2.1 人工气候室控温试验第26-29页
            2.1.1 试验设计第26-27页
            2.1.2 人工气候室第27-28页
            2.1.3 取样与测试第28-29页
    3 数据分析方法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第三章 拔节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第33-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页
        1.1 试验设计第35页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49页
        2.1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光合生产的影响第35-44页
            2.1.1 双重低温对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第35-37页
            2.1.2 双重低温对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第37-41页
            2.1.3 双重低温对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第41-43页
            2.1.4 双重低温对叶片SPAD的影响第43-44页
        2.2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叶面积的影响第44-45页
        2.3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45-49页
            2.3.1 双重低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5-46页
            2.3.2 双重低温下小麦成熟期干物重锻炼效应的比较第46-47页
            2.3.3 双重低温对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第47-49页
    3 讨论与小结第49-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第四章 拔节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57-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页
        1.1 试验设计第59页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76页
        2.1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59-71页
            2.1.1 双重低温对小麦单株产量的影响第59-61页
            2.1.2 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61-62页
            2.1.3 双重低温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粒数的影响第62-67页
            2.1.4 双重低温对小麦不同穗位粒重的影响第67-71页
            2.1.5 双重低温对小麦再生穗和原生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1页
        2.2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下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第71-74页
        2.3 基于ACDD定量分析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4-76页
    3 讨论与小结第76-79页
        3.1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76-78页
        3.2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的定量分析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83-93页
    1 讨论第83-88页
        1.1 拔节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第83-85页
        1.2 拔节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85页
        1.3 拔节期和孕穗期双重低温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85-88页
    2 本研究的创新及今后的研究设想第88-89页
        2.1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第88页
        2.2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88-89页
    3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密度与春化方式对可控环境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生育期及高温对玉米和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