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溶胶-凝胶法制备BaTiO3基薄膜及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0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钙钛矿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第13-15页
        1.2.1 KNN基材料第13-14页
        1.2.2 BNT基材料第14页
        1.2.3 BTO基材料第14-15页
    1.3 BTO基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22页
        1.3.1 BTO的结构特征第15-17页
        1.3.2 BTO基材料的改性研究第17-20页
        1.3.3 BTO基薄膜的制备工艺第20-22页
    1.4 (1-x)BZT-xBCT的研究现状第22-28页
        1.4.1 (1-x)BZT-xBCT的结构特征第22-25页
        1.4.2 (1-x)BZT-xBCT陶瓷材料的研究第25-26页
        1.4.3 (1-x)BZT-xBCT薄膜材料及改性研究第26-2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28-30页
        1.5.1 研究意义第28-29页
        1.5.2 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BTO基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0-47页
    2.1 BTO基薄膜的制备第30-34页
        2.1.1 实验原料第30-31页
        2.1.2 实验设备第31页
        2.1.3 薄膜的制备工艺第31-34页
    2.2 薄膜样品的测试方法第34-41页
        2.2.1 薄膜样品的结构表征第34-35页
        2.2.2 薄膜样品电性能表征第35-41页
    2.3 BTO薄膜的制备工艺第41-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BTO薄膜的掺杂改性研究第47-81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Zr掺杂BT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第48-59页
        3.2.1 BZT薄膜的相结构第48-51页
        3.2.2 BZT薄膜的介电性能第51-53页
        3.2.3 BZT薄膜的弥散和弛豫分析第53-56页
        3.2.4 BZT薄膜的铁电性能第56-57页
        3.2.5 BZT薄膜的漏电分析第57-59页
    3.3 Fe掺杂BTO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第59-70页
        3.3.1 BTFO薄膜的相结构第59-61页
        3.3.2 BTFO薄膜的Raman光谱分析第61-62页
        3.3.3 BTFO薄膜的介电性能第62-65页
        3.3.4 BTFO薄膜的铁电性能第65-67页
        3.3.5 BTFO薄膜的压电性能第67-69页
        3.3.6 BTFO薄膜的漏电分析第69-70页
    3.4 不同热处理气氛BaTi_(0.99)Fe_(0.01)O_3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第70-79页
        3.4.1 实验设计第70-71页
        3.4.2 不同热处理气氛BaTi_(0.99)Fe_(0.01)O_3薄膜的相结构第71-74页
        3.4.3 不同热处理气氛BaTi_(0.99)Fe_(0.01)O_3薄膜的介电性能第74-75页
        3.4.4 不同热处理气氛BaTi_(0.99)Fe_(0.01)O_3薄膜的铁电性能第75-76页
        3.4.5 不同热处理气氛BaTi_(0.99)Fe_(0.01)O_3薄膜的漏电分析第76-77页
        3.4.6 不同热处理气氛BaTi_(0.99)Fe_(0.01)O_3薄膜的阻抗分析第77-79页
    3.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4章 (1-x)BZT-xBCT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第81-100页
    4.1 引言第81页
    4.2 0.5BZT-0.5BCT薄膜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性能第81-88页
        4.2.1 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0.5BZT-0.5BCT薄膜的影响第81-85页
        4.2.2 厚度对0.5BZT-0.5BCT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85-88页
    4.3 不同组分(1-x)BZT-xBCT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第88-98页
        4.3.1 不同组分(1-x)BZT-xBCT薄膜的相结构第88-90页
        4.3.2 不同组分(1-x)BZT-xBCT薄膜的介电性能第90-93页
        4.3.3 不同组分(1-x)BZT-xBCT薄膜的铁电性能第93-95页
        4.3.4 不同组分(1-x)BZT-xBCT薄膜的压电性能第95-96页
        4.3.5 不同组分(1-x)BZT-xBCT薄膜的漏电分析第96-98页
    4.4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5章 0.5BZT-0.5BCT薄膜的掺杂改性研究第100-126页
    5.1 引言第100-101页
    5.2 Fe掺杂0.5BZT-0.5BCT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第101-113页
        5.2.1 Fe/Nb掺杂0.5BZT-0.5BCT薄膜的制备第101页
        5.2.2 0.5BZT-0.5BCT-xFe薄膜的相结构第101-104页
        5.2.3 0.5BZT-0.5BCT-xFe薄膜的介电性能第104-110页
        5.2.4 BZT-0.5BCT-xFe薄膜的铁电性能第110-111页
        5.2.5 BZT-0.5BCT-xFe薄膜的压电性能第111-113页
    5.3 Nb掺杂0.5BZT-0.5BCT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第113-124页
        5.3.1 0.5BZT-0.5BCT-xNb薄膜的相结构第113-116页
        5.3.2 0.5BZT-0.5BCT-xNb薄膜的介电性能第116-121页
        5.3.3 0.5BZT-0.5BCT-xNb薄膜的铁电性能第121-122页
        5.3.4 0.5BZT-0.5BCT-xNb薄膜的压电性能第122-124页
    5.4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26-129页
    6.1 结论第126-128页
    6.2 展望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4页
附录1 博士学习期间已经发表第144页
附录2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的会议第144页
附录3 博士学习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铁窄带隙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下一篇:机械制造系统物流驱动机理的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