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1. 创新点 | 第17页 |
2. 可能的不足 | 第17-1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1. 融媒体 | 第18页 |
2. 电视问政 | 第18-19页 |
3.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 第19-20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1. 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 行政参与理论 | 第21-22页 |
3.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 | 第22-24页 |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一) 融媒体时代下电视问政的特征 | 第24-25页 |
1. 受众体验性更强 | 第24页 |
2. 社会监督力度更大 | 第24-25页 |
3. 信息传播时效性更高 | 第25页 |
(二) 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分析 | 第25-30页 |
1. 全国范围内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现状 | 第25-28页 |
2. 新乐市《电视问政》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状 | 第28-30页 |
三、新乐市《电视问政》对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 第30-34页 |
(一) 新乐市《电视问政》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积极影响 | 第30-32页 |
1. 加强了政府行政监督的力度 | 第30页 |
2. 拓宽了民意诉求的问政新渠道 | 第30-31页 |
3. 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 | 第31-32页 |
(二) 新乐市《电视问政》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局限性 | 第32-34页 |
1. 节目内容缺乏公共性,治理资源整合难 | 第32-33页 |
2. 信息反馈受局限,多元主体协同难 | 第33-34页 |
四、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一) 电视问政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1. 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机制,不利于政府监管能力的发挥 | 第34页 |
2. 主客体的问政能力较差,不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 第34-36页 |
3. 节目流程“套路化”,不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 第36-37页 |
(二) 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1. 电视问政的“先天不足” | 第37页 |
2. 认识高度、重视程度不够 | 第37-38页 |
3. 节目追求目标不够完善 | 第38-40页 |
五、融媒体时代电视问政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 第40-45页 |
(一) 健全监督机制,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 第40-41页 |
1. 健全行政问责机制 | 第40页 |
2. 建立长效追踪机制 | 第40-41页 |
(二) 完善参与对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 第41-42页 |
1. 提升问政主体的素质 | 第41页 |
2. 拓展问政客体对象范围 | 第41-42页 |
(三) 创新评价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 第42-43页 |
1. 问政结果与政府考核直接挂钩 | 第42页 |
2. 丰富问政内容和节目形式 | 第42-43页 |
(四) 顺应融媒体发展,提升政府决策能力 | 第43-45页 |
1. 加强融媒体建设 | 第43-44页 |
2. 形成“多元问政”模式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