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对学科馆员研究的具体情况 | 第12-14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5-16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新型智库建设概论 | 第17-27页 |
2.1 新型智库概念 | 第17-18页 |
2.2 新型智库建设与地方社科院转型 | 第18-20页 |
2.2.1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的明确要求 | 第19页 |
2.2.2 地方社科院转型向图书馆转型提出新要求 | 第19-20页 |
2.3 新型智库建设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建设现状 | 第20-23页 |
2.3.1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相关概述 | 第20-22页 |
2.3.2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智库服务现状 | 第22-23页 |
2.4 新型智库建设对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提出新的要求 | 第23-27页 |
2.4.1 以应用型研究文献为重点的馆藏建设 | 第23-24页 |
2.4.2 加强对地方特色文献的开发利用 | 第24-25页 |
2.4.3 准确把握党政机关决策需求 | 第25页 |
2.4.4 加强智力成果的保存与转化 | 第25-26页 |
2.4.5 建立对社科院智库成果的评价机制 | 第26页 |
2.4.6 完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方式 | 第26-27页 |
3 学科馆员制度 | 第27-31页 |
3.1 学科馆员的内涵 | 第27页 |
3.2 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内的建设情况 | 第27-28页 |
3.3 学科馆员制度在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建设情况 | 第28-29页 |
3.4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3.4.1 提升社科院科研水平的需要 | 第29页 |
3.4.2 提供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 | 第29-30页 |
3.4.3 地方社科院追求科研创新的需要 | 第30页 |
3.4.4 实现地方科学院向新型智库转型的需要 | 第30-31页 |
4 基于智库理念的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构建 | 第31-45页 |
4.1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设立与培养 | 第31-34页 |
4.1.1 学科馆员的招聘与选拨 | 第31-32页 |
4.1.2 学科馆员的队伍建设 | 第32-33页 |
4.1.3 学科馆员的团队建设 | 第33-34页 |
4.2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 第34-38页 |
4.2.1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 第34-36页 |
4.2.2 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 第36页 |
4.2.3 专题信息研究与推送 | 第36-37页 |
4.2.4 参考咨询服务 | 第37页 |
4.2.5 智库成果的收集与保存 | 第37-38页 |
4.2.6 科研成果评价与转化 | 第38页 |
4.3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 第38-40页 |
4.3.1 嵌入式服务 | 第38-40页 |
4.3.2 个性化服务 | 第40页 |
4.3.3 区域合作化服务 | 第40页 |
4.4 建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保障措施 | 第40-45页 |
4.4.1 建设学科馆员数字化服务平台 | 第41页 |
4.4.2 成立专门学科化服务部门 | 第41-42页 |
4.4.3 相关领导部门应重视 | 第42页 |
4.4.4 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 | 第42-45页 |
5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