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1.1 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1.1 我国生物质能源现状 | 第17-18页 |
1.1.2 生物质能源特点及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1.2 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1.2.1 木质纤维素组成及结构特点 | 第19-21页 |
1.2.2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3 培菌白蚁研究进展 | 第25-32页 |
1.3.1 白蚁分类概述 | 第25-27页 |
1.3.2 培菌白蚁与共生蚁巢伞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2-35页 |
2 黑翅土白蚁对不同植物材料的取食情况研究 | 第35-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2.1.1 黑翅土白蚁的饲养 | 第35页 |
2.1.2 植物材料的准备 | 第35-36页 |
2.1.3 饵料含水量的测量 | 第36页 |
2.1.4 黑翅土白蚁对不同饵料的取食试验 | 第36-37页 |
2.1.4.1 单一饵料试验 | 第36页 |
2.1.4.2 混合饵料试验 | 第36-37页 |
2.1.5 数据处理 | 第3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2.2.1 单一饵料取食量与取食率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2.2.2 单一饵料开始取食时间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2.2.3 混合饵料取食量与取食率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2.2.4 混合饵料开始取食时间比较分析 | 第40-41页 |
2.3 讨论 | 第41-43页 |
3 黑翅土白蚁菌圃成分对其共生蚁巢伞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43-5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3.1.1 菌圃与蚁巢伞的获取 | 第43页 |
3.1.2 菌圃成分分离 | 第43页 |
3.1.3 菌圃不同成分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试验 | 第43-44页 |
3.1.4 菌圃对改良马丁培养基不同成分的替代作用试验 | 第44页 |
3.1.5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3.2.1 菌圃不同成分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 | 第45-47页 |
3.2.2 菌圃对改良马丁培养基不同成分的替代作用 | 第47-48页 |
3.3 讨论 | 第48-51页 |
4 蚁巢伞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作用研究 | 第51-6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4.1.1 蚁巢伞的准备 | 第51页 |
4.1.2 蚁巢伞对未经预处理材料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试验 | 第51-52页 |
4.1.3 蚁巢伞对经褐腐菌预处理材料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试验 | 第52页 |
4.1.4 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的测量 | 第52页 |
4.1.5 数据处理 | 第52-53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4.2.1 蚁巢伞对未经预处理材料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 | 第53-55页 |
4.2.2 蚁巢伞对经褐腐菌预处理材料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 | 第55-59页 |
4.3 讨论 | 第59-61页 |
5 农林废弃物对黑翅土白蚁构建菌圃的影响研究 | 第61-7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5.1.1 农林废弃物的准备 | 第61页 |
5.1.1.1 未经预处理农林废弃物的准备 | 第61页 |
5.1.1.2 经过预处理农林废弃物的准备 | 第61页 |
5.1.2 取食不同农林废弃物菌圃的构建 | 第61-62页 |
5.1.3 不同农林废弃物构建菌圃成分分析 | 第62-63页 |
5.1.3.1 含水量的测量 | 第62页 |
5.1.3.2 pH值的测量 | 第62页 |
5.1.3.3 粗蛋白含量的测量 | 第62-63页 |
5.1.3.4 木质纤维素和灰分含量的测量 | 第63页 |
5.1.4 数据处理 | 第63-6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5.2.1 菌圃构建情况 | 第64-65页 |
5.2.2 菌圃不同成分含量比较 | 第65-69页 |
5.3 讨论 | 第69-71页 |
6 食物种类对黑翅土白蚁菌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 第71-83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6.1.1 黑翅土白蚁的饲养与处理 | 第71页 |
6.1.2 菌圃细菌多样性的测定 | 第71-72页 |
6.1.3 测序数据处理与优化 | 第72页 |
6.1.4 生物信息分析 | 第72-73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73-79页 |
6.2.1 OTU划分和分类鉴定 | 第73-74页 |
6.2.2 共有OTU分析 | 第74页 |
6.2.3 菌圃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74-76页 |
6.2.4 菌圃细菌分类水平差异 | 第76-79页 |
6.3 讨论 | 第79-83页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3-87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83-84页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4-85页 |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 第85-86页 |
7.4 研究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5页 |
研究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