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多自由度柔性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人机协作控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4页
        1.3.1 气动肌肉驱动的康复机器人现状分析第16-19页
        1.3.2 柔性康复机器人的交互协作控制现状分析第19-21页
        1.3.3 柔性康复机器人的生物信号控制现状分析第21-24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4-27页
第2章 柔性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构建模及运动控制第27-53页
    2.1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构建模第27-39页
        2.1.1 运动学模型及运动学正逆解第30-35页
        2.1.2 动力学模型与雅克比矩阵第35-39页
    2.2 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第39-42页
        2.2.1 康复机器人硬件系统构成第39-40页
        2.2.2 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第40-42页
    2.3 基于反演滑模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第42-52页
        2.3.1 鲁棒反演滑模控制器设计第42-44页
        2.3.2 干扰估计补偿器及稳定性分析第44-47页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7-52页
    2.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协作控制第53-73页
    3.1 基于力触觉的机器人交互控制第53-59页
        3.1.1 机器人的力触觉及阻抗控制第53-55页
        3.1.2 基于阻抗调节的交互控制第55-56页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6-59页
    3.2 基于层级柔顺的人机协作控制第59-72页
        3.2.1 气动肌肉驱动柔顺性建模第60-61页
        3.2.2 机器人任务空间柔顺模型第61-63页
        3.2.3 层级柔顺自适应控制第63-66页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6-72页
    3.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表面肌电信号驱动的人-肌-机协作控制第73-101页
    4.1 踝关节多自由度动作模式识别第73-81页
        4.1.1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第74-75页
        4.1.2 基于肌肉协同分析的动作识别第75-77页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7-81页
    4.2 踝关节肌体运动疲劳评估第81-92页
        4.2.1 肌电信号运动疲劳特征提取第81-84页
        4.2.2 踝关节运动疲劳估计模型第84-86页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6-92页
    4.3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人-肌-机协作控制第92-100页
        4.3.1 患者意图驱动的主动康复控制第92-93页
        4.3.2 基于疲劳评估的人-肌-机协作控制第93-95页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5-100页
    4.4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基于脑意图感知的人-脑-机协作控制第101-123页
    5.1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患者意图识别第101-111页
        5.1.1 运动想象脑电信号采集及预处理第101-104页
        5.1.2 基于脑网络的通道选择第104-106页
        5.1.3 基于多域特征融合的运动想象分类第106-108页
        5.1.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8-111页
    5.2 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的人-脑-机协作控制第111-122页
        5.2.1 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控机器人系统构成第111-115页
        5.2.2 患者脑意图驱动的人-脑-机协作控制第115-117页
        5.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7-122页
    5.3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3-126页
    6.1 全文的主要工作第123-125页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体化视角下威廉·斯泰伦回忆录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下一篇:对象检测与识别及在交通场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