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甘川铁线莲花色变化的适应意义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2-30页
    1.1 花色变化植物的分布和变化部位第12-15页
        1.1.1 花色变化植物的分布第12-14页
        1.1.2 花色变化部位第14-15页
    1.2 花色变化生理机制第15-20页
        1.2.1 花色素种类和含量第15-19页
        1.2.2 产生花色的其它方式第19-20页
        1.2.3 环境对花色的影响第20页
    1.3 昆虫对颜色的偏好第20-24页
    1.4 花色进化的三种假说第24-27页
        1.4.1 遗传漂变第24页
        1.4.2 传粉者选择假说第24-25页
        1.4.3 多效性假说第25-27页
    1.5 铁线莲属植物的研究进展第27-29页
        1.5.1 铁线连属分类系统研究第27页
        1.5.2 铁线莲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学研究第27-28页
        1.5.3 铁线莲属的传粉学研究第28-29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2.1 材料第30-31页
    2.2 花色变化的动态检测第31-33页
        2.2.1 花期观察第31页
        2.2.2 测量不同颜色的花萼光谱第31页
        2.2.3 花萼徒手切片显微观察第31-32页
        2.2.4 测量不同颜色的开口大小第32页
        2.2.5 测量不同颜色的花部特征第32-33页
    2.3 不同花色的访花观察和报酬差异第33页
        2.3.1 访花观察第33页
        2.3.2 测量花蜜体积与浓度第33页
    2.4 繁育系统的检测第33-34页
        2.4.1 检测不同颜色时期柱头的活力与花药开裂第33页
        2.4.2 授粉实验第33-34页
    2.5 统计分析第34-35页
3. 实验结果第35-45页
    3.1 花色变化的动态检测第35-40页
        3.1.1 花期观察第35页
        3.1.2 不同颜色的花萼光谱第35-37页
        3.1.3 花萼徒手切片显微观察第37-38页
        3.1.4 不同颜色的开口大小第38-39页
        3.1.5 不同颜色的花部特征第39-40页
    3.2 不同花色报酬差异及访花观察第40-43页
        3.2.1 访花观察第40-42页
        3.2.2 花蜜体积与浓度第42-43页
    3.3 繁育系统的检测第43-45页
        3.3.1 检测不同颜色时期柱头的活力与花药开裂第43页
        3.3.2 授粉实验第43-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4.1 植物花色变化和昆虫对其响应第45-46页
    4.2 对花色变化适应性假说的验证第46-48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青铁线莲花部特征的海拔变异及其繁殖适应
下一篇:两型花植物维西堇菜的繁殖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