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喜旱莲子草研究概况 | 第7-11页 |
1.1 喜旱莲子草的形态特征 | 第7页 |
1.2 喜旱莲子草的生物学特征 | 第7页 |
1.3 喜旱莲子草的起源与分布 | 第7-8页 |
1.4 生长机制及危害 | 第8-9页 |
1.5 喜旱莲子草的防治方法 | 第9-11页 |
1.5.1 物理防除 | 第9页 |
1.5.2 化学防治 | 第9-10页 |
1.5.3 生物防治 | 第10-11页 |
2.莲草直胸跳甲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2.1 莲草直胸跳甲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页 |
2.1.1 卵 | 第11页 |
2.1.2 幼虫 | 第11页 |
2.1.3 蛹 | 第11页 |
2.1.4 成虫 | 第11页 |
2.2 莲草直胸跳甲的引种起源 | 第11-12页 |
2.3 莲草直胸跳甲的防除效果 | 第12-13页 |
3.昆虫细胞色素P450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3.1 昆虫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3.1.1 昆虫P450基因表达的可诱导性机制 | 第13-14页 |
3.1.2 昆虫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 | 第14-16页 |
4.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6-36页 |
4.1 蛋白结构预测分析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7页 |
4.2.1 实验虫源 | 第16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4.3 预测与分析 | 第17-34页 |
4.3.1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基因的BLAST结果 | 第17-18页 |
4.3.2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基因编码的蛋白一级结构分析 | 第18-20页 |
4.3.3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信号肽分析 | 第20-21页 |
4.3.4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亚细胞定位 | 第21页 |
4.3.5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跨膜区域 | 第21-23页 |
4.3.6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二级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4.3.7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蛋白亲疏水区域 | 第25-27页 |
4.3.8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蛋白的多序列比对 | 第27-30页 |
4.3.9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三级结构预测 | 第30-31页 |
4.3.10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蛋白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位点 | 第31-33页 |
4.3.11 莲草直胸跳甲细胞色素P450s的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Abstract | 第40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