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4页 |
1.1 炎症小体 | 第10-15页 |
1.1.1 炎症小体简介 | 第10-11页 |
1.1.2 炎症小体的分类 | 第11-15页 |
1.2 细胞焦亡 | 第15-17页 |
1.2.1 细胞焦亡的特点与发生机制 | 第15-17页 |
1.3 Gasdermin家族 | 第17-19页 |
1.3.1 Gasdermin家族概述 | 第17-18页 |
1.3.2 Gasdermin家族的蛋白基序分析和表达分布 | 第18-19页 |
1.4 GSDMD是细胞焦亡过程中的重要蛋白 | 第19-21页 |
1.4.1 GSDMD是经典/非经典细胞焦亡所必需 | 第19-20页 |
1.4.2 GSDMD是IL-1β分泌所必需 | 第20-21页 |
1.4.3 细胞焦亡过程中caspase1对GSDMD的剪切是必需的 | 第21页 |
1.5 MLKL在细胞程序性坏死中多聚并迁移上膜 | 第21-22页 |
1.6 立题背景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60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4-39页 |
2.1.1 常用载体 | 第24-27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7-30页 |
2.1.3 细胞制备和溶液配制 | 第30-39页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9-60页 |
2.2.1 RNA的提取 | 第39-40页 |
2.2.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0-41页 |
2.2.3 目的基因GSDMD的分子克隆 | 第41-48页 |
2.2.4 细胞实验 | 第48-53页 |
2.2.5 蛋白检测 | 第53-58页 |
2.2.6 细胞死亡的刺激 | 第58页 |
2.2.7 细胞毒性试验及IL-1β ELISA定量检测 | 第58页 |
2.2.8 细胞死亡的显微成像实验 | 第58-59页 |
2.2.9 磷酸磷脂酰肌醇(PIPs)亲和性检测 | 第59页 |
2.2.10 DSS-crosslink的技术 | 第59-6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0-72页 |
3.1 研究GSDMD的功能机制 | 第60-70页 |
3.1.1 GSDMD的N端多聚 | 第60-63页 |
3.1.2 GSDMD N端在细胞焦亡发生时会迁移上膜 | 第63-66页 |
3.1.3 寡聚的GSDMD-N在细胞膜上形成非选择性孔洞来执行细胞焦亡 | 第66-70页 |
3.2 讨论 | 第70-72页 |
附录1 图表索引 | 第72-73页 |
附录2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