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1章 前言第16-33页
    1.1 河口区域红树林湿地生境胁迫现状第16-18页
    1.2 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第18-21页
    1.3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第21-31页
        1.3.1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沉积物中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1-23页
        1.3.2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沉积物中可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影响第23-27页
        1.3.3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第27-28页
        1.3.4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8-30页
        1.3.5 生物扰动对红树林沉积物中酶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第31-32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32-33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33-42页
    2.1 试剂和仪器第33-35页
        2.1.1 主要实验试剂第33-34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34-35页
    2.2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35-37页
        2.2.1 试验地概况第35页
        2.2.2 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处理第35-37页
    2.3 分析方法第37-41页
        2.3.1 沉积物理化性质测定第37-38页
        2.3.2 沉积物DOM光谱特征分析第38-39页
        2.3.3 沉积物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第39-40页
        2.3.4 沉积物酶活性测定第40-41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41-42页
第3章 结果与讨论第42-97页
    3.1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第42-51页
        3.1.1 沉积物pH和Eh的变化第42-44页
        3.1.2 沉积物中P和S的变化第44-46页
        3.1.3 沉积物中C/N的变化第46-48页
        3.1.4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浓度第48-50页
        3.1.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第50-51页
    3.2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DOM的影响第51-64页
        3.2.1 沉积物SOM的变化第51-53页
        3.2.2 沉积物DOC含量的变化第53-55页
        3.2.3 沉积物DOM组分特征第55-57页
        3.2.4 沉积物DOM荧光强度第57-58页
        3.2.5 沉积物DOM荧光光谱指数第58-61页
        3.2.6 沉积物UV-vis吸收光谱特性指标第61-64页
    3.3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64-89页
        3.3.1 沉积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第64-76页
        3.3.2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第76-79页
        3.3.3 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第79-83页
        3.3.4 沉积物中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示第83-86页
        3.3.5 沉积物中酶活性的变化第86-89页
    3.4 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扰动效应相互作用的研究第89-97页
        3.4.1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和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第89-90页
        3.4.2 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和酶活性的相关性第90-91页
        3.4.3 沉积物DOM荧光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第91-92页
        3.4.4 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第92-93页
        3.4.5 沉积物中重金属和DOM荧光特征的相关性第93-97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97-101页
    4.1 结论第97-99页
    4.2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99-100页
    4.3 存在的不足第100页
    4.4 研究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浓度镉持续污染的蚕豆(Vicia faba L)根系对镉胁迫生理及蛋白质组响应的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棱果沙棘杂交带的当代花粉流与群体历史基因流对杂交带的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