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36页 |
1.1 细胞自噬 | 第12-21页 |
1.1.1 细胞自噬的分类 | 第12-14页 |
1.1.2 细胞自噬的过程 | 第14-17页 |
1.1.2.1 自噬的起始 | 第15页 |
1.1.2.2 自噬体的形成 | 第15-16页 |
1.1.2.3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 | 第16页 |
1.1.2.4 自噬溶酶体内的内层膜以及内容物在溶酶体内的降解及自噬溶酶体的再生 | 第16-17页 |
1.1.3 细胞自噬的核心元件 | 第17-18页 |
1.1.4 自噬的生理功能 | 第18-21页 |
1.1.4.1 自噬与细胞存活和细胞调亡 | 第18-19页 |
1.1.4.2 自噬与累积蛋白的清除 | 第19-20页 |
1.1.4.3 自噬与疾病的关系 | 第20-21页 |
1.2 蛋白质的泛素化与去泛素化 | 第21-28页 |
1.2.1 蛋白质的泛素化修饰 | 第21-24页 |
1.2.2 蛋白质的去泛素化修饰 | 第24-26页 |
1.2.3 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对自噬的影响 | 第26-28页 |
1.3 p62蛋白 | 第28-34页 |
1.3.1 p62蛋白简介 | 第28-29页 |
1.3.2 p62结构 | 第29-30页 |
1.3.3 p62功能 | 第30-34页 |
1.3.3.1 p62参与选择性自噬 | 第30-32页 |
1.3.3.2 p62参与细胞内抗氧化反应 | 第32-33页 |
1.3.3.3 p62影响疾病的发生 | 第33-34页 |
1.4 立体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6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6-42页 |
2.1.1 菌株 | 第36页 |
2.1.2 细胞株 | 第36页 |
2.1.3 质粒载体 | 第36-40页 |
2.1.3.1 pGEX-4T-1 | 第36-37页 |
2.1.3.2 pET-21b | 第37-38页 |
2.1.3.3 pLV-H 1-EF1α-puromycin/Blasticidin | 第38页 |
2.1.3.4 pLVX-IRES-Neo | 第38-39页 |
2.1.3.5 pLKO-Tet-On | 第39-40页 |
2.1.4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40-41页 |
2.1.5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2-64页 |
2.2.1 分子克隆相关实验方法 | 第42-49页 |
2.2.1.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42-44页 |
2.2.1.2 PCR反应 | 第44-45页 |
2.2.1.3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45页 |
2.2.1.4 目的片段的回收、酶切、连接与转化 | 第45-46页 |
2.2.1.5 质粒提取 | 第46-48页 |
2.2.1.5.1 质粒小提 | 第46-47页 |
2.2.1.5.2 质粒大提 | 第47-48页 |
2.2.1.6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8-49页 |
2.2.2 RNA相关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2.2.2.1 RNA的提取 | 第49-50页 |
2.2.2.2 RNA的逆转录 | 第50-51页 |
2.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第51页 |
2.2.2.4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2.2.3 蛋白相关实验方法 | 第52-59页 |
2.2.3.1 全细胞蛋白样品的制备 | 第52-53页 |
2.2.3.2 蛋白浓度测定(BCA法) | 第53页 |
2.2.3.3 蛋白质的SD-PAGE电泳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 | 第53-55页 |
2.2.3.4 免疫共沉淀相关实验 | 第55-56页 |
2.2.3.5 免疫荧光相关实验 | 第56-58页 |
2.2.3.6 蛋白的体外相互作用实验 | 第58-59页 |
2.2.3.6.1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 | 第58页 |
2.2.3.6.2 GST pull down实验 | 第58-59页 |
2.2.4 细胞相关实验方法 | 第59-64页 |
2.2.4.1 细胞的培养 | 第59-60页 |
2.2.4.2 细胞的传代 | 第60-61页 |
2.2.4.3 细胞转染以及病毒感染 | 第61-62页 |
2.2.4.3.1 细胞的瞬时转染 | 第61页 |
2.2.4.3.2 病毒的包装与感染 | 第61-62页 |
2.2.4.4 透射电镜相关实验 | 第62-6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4-82页 |
3.1 结果 | 第64-80页 |
3.1.1 DUB-X与p62存在相互作用 | 第64-67页 |
3.1.2 DUB-X调节p62的蛋白稳定性 | 第67-70页 |
3.1.3 DUB-X调节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 | 第70-76页 |
3.1.4 DUB-X通过p62调节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 | 第76-80页 |
3.2 讨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