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咔唑树枝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有机电致发光第10-12页
        1.1.1 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展第10-11页
        1.1.2 有机电致发光的基本原理第11-12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第12-16页
        1.2.1 传统荧光OLEDs第12-13页
        1.2.2 磷光OLEDs第13-14页
        1.2.3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OLEDs第14页
        1.2.4 杂化局域-电荷转移OLEDs第14-15页
        1.2.5 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s第15-16页
    1.3 TADF的发展第16-18页
        1.3.1 真空蒸镀型TADF材料的发展第16-17页
        1.3.2 溶液加工型TADF材料的发展第17-18页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内容第18页
    1.5 参考文献第18-23页
第二章 以二苯甲酮-9,9-二甲基吖啶为核的咔唑树枝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23-43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27页
        2.2.1 实验试剂处理与实验仪器第24-25页
        2.2.2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与测试仪器第25页
        2.2.3 化合物的合成第25-27页
        2.2.4 理论计算方法第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8页
        2.3.1 化合物的合成第27-28页
        2.3.2 热力学性质第28-29页
        2.3.3 光物理性质第29-31页
        2.3.4 电化学性质与理论计算第31-33页
        2.3.5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与表征第33-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2.5 参考文献第39-43页
第三章 以二苯并噻吩砜为核的咔唑树枝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43-66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7页
        3.2.1 实验试剂处理与实验仪器第44-45页
        3.2.2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与测试仪器第45页
        3.2.3 化合物的合成第45-46页
        3.2.4 理论计算方法第46-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3.3.1 化合物的合成第47页
        3.3.2 热力学性质第47-49页
        3.3.3 电化学性质与理论计算第49-50页
        3.3.4 光物理性质第50-52页
        3.3.5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与表征第52-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3.5 参考文献第60-66页
第四章 以二苯并噻吩砜-9,9-二甲基吖啶为核的咔唑树枝型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第66-81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70页
        4.2.1 实验试剂处理与实验仪器第67页
        4.2.2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与测试仪器第67-68页
        4.2.3 化合物的合成第68-70页
        4.2.4 理论计算方法第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78页
        4.3.1 化合物的合成第70页
        4.3.2 热力学性质第70-72页
        4.3.3 光物理性质第72-74页
        4.3.4 电化学性质与理论计算第74-76页
        4.3.5 电致发光器件制备与表征第76-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页
    4.5 参考文献第78-81页
总结第81-8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部数据的数控机床热变形模型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贸易开放对行业成本分散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