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电力系统的整体概述 | 第11-14页 |
| 1.1.1 电力系统的核心概述 | 第11-12页 |
| 1.1.2 配电网的发展研究 | 第12-14页 |
| 1.2 潮流算法的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5-19页 |
| 1.3.1 配电网潮流计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1.3.2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 第2章 牛顿法的数学模型和初值敏感性分析 | 第19-31页 |
| 2.1 潮流计算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 2.1.1 节点网络方程式 | 第19-20页 |
| 2.1.2 节点功率方程及节点分类 | 第20-23页 |
| 2.2 牛顿法潮流计算 | 第23-25页 |
| 2.2.1 牛顿法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 2.2.2 牛顿法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 2.3 牛顿法初值敏感性分析 | 第25-30页 |
| 2.3.1 牛顿法对初值的敏感性 | 第25-28页 |
| 2.3.2 仿真分析 | 第28-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牛顿法潮流的收敛性分析 | 第31-53页 |
| 3.1 引言 | 第31-33页 |
| 3.2 牛顿法潮流计算的收敛性分析 | 第33-36页 |
| 3.3 牛顿法最大迭代次数估计 | 第36-38页 |
| 3.4 含有初值选取的牛顿法工作分析及流程 | 第38-40页 |
| 3.5 含有高渗透率DG的系统仿真分析与实际电网验证 | 第40-51页 |
| 3.5.1 牛顿法收敛定理的仿真实验 | 第42-44页 |
| 3.5.2 牛顿法收敛迭代次数定理的仿真实验 | 第44-45页 |
| 3.5.3 含有高渗透率DG的美国69节点系统仿真实验 | 第45-50页 |
| 3.5.4 与前推回带法的仿真对比 | 第50-5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4章 智能配电网中潮流计算模型 | 第53-71页 |
| 4.1 在智能配电网中各元件的潮流计算模型 | 第53-59页 |
| 4.1.1 输电线路潮流计算建模 | 第53-54页 |
| 4.1.2 负载潮流计算建模 | 第54-56页 |
| 4.1.3 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建模 | 第56-59页 |
| 4.2 含有AC-DC-AC变换器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模型 | 第59-65页 |
| 4.2.1 引言 | 第59-60页 |
| 4.2.2 建立AC-DC-AC在潮流计算中的模型 | 第60-65页 |
| 4.3 算例分析 | 第65-70页 |
| 4.3.1 基于三相平衡系统内的仿真对比 | 第65-67页 |
| 4.3.2 基于三相不平衡系统内的仿真对比 | 第67-68页 |
| 4.3.3 加入DG后白勺IEEE9节点仿真 | 第68-7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5章 含有分布式电源的不平衡潮流计算 | 第71-85页 |
| 5.1 三相/序不平衡系统 | 第71-72页 |
| 5.2 序分量法数学模型 | 第72-77页 |
| 5.2.1 电力元件的序分量模型 | 第72-74页 |
| 5.2.2 牛顿法序分量法基本原理 | 第74-77页 |
| 5.3 序分量法收敛条件 | 第77-78页 |
| 5.4 仿真分析 | 第78-84页 |
| 5.4.1 序分量法收敛定理的标准节点验证 | 第79-81页 |
| 5.4.2 加入分布式电源的三序不平衡潮流计算 | 第81-84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 致谢 | 第93-9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所做工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