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稻米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的创建及应用

致谢第1-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写词表第12-13页
1 前言第13-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34页
   ·近红外分析技术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有机物分子的近红外光谱第16-17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中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第17-27页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的研究第18-22页
       ·平滑算法第18-19页
       ·导数算法第19页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去趋势算法第19-20页
       ·多元散射校正第20页
       ·小波变换法第20-21页
       ·傅里叶变换第21-22页
     ·近红外光谱定量校正方法的研究第22-25页
       ·多元线性回归第22-23页
       ·主成分回归分析第23页
       ·偏最小二乘法第23-24页
       ·人工神经网络法第24-25页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的研究第25-26页
     ·模型传递第26-27页
     ·近红外定标模型评价参数第27页
   ·创建近红外定标模型的关键技术第27-30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第28-29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影响因素第29-30页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稻米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第30-34页
     ·稻米蒸煮品质近红外光谱分析第30-31页
     ·稻米营养品质近红外光谱分析第31-32页
       ·稻米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分析第31页
       ·稻米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第31页
       ·稻米脂肪含量分析第31-32页
     ·稻米其他品质性状近红外光谱分析第32-3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4-39页
   ·试验材料与样品选择第34-36页
     ·糙米材料及样品选择第34页
     ·精米材料及样品选择第34-36页
   ·样品的碾磨和粉碎第36页
   ·近红外光谱采集方法第36页
   ·氨基酸含量化学值的测定第36-37页
     ·盐酸水解-氨基酸自动仪分析法测定第36-37页
     ·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氨酸含量第37页
   ·近红外校正方程与外部验证第37-3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9-68页
   ·糙米氨基酸含量近红外定标模型的研究第39-48页
     ·糙米氨基酸含量定标样品集和外部验证集选择第39页
     ·糙米中17种的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第40-43页
     ·基于糙米粉近红外光谱的定标方程的创建第43-45页
     ·基于糙米近红外光谱的近红外定标方程的创建第45-48页
   ·精米色氨酸含量近红外定标模型的研究第48-57页
     ·精米色氨酸含量定标集和外部验证集的选择第48页
     ·精米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第48-49页
     ·光谱预处理和回归方法的选择及定标结果分析第49-51页
     ·光谱预处理与相关性分析第51-53页
     ·精米与精米粉光谱比较分析第53-55页
     ·MPLS变量因子的载荷第55-57页
   ·精米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拓展的研究第57-67页
     ·精米氨基酸含量化学分析值统计第57-59页
     ·光谱预处理和回归方法的选择第59-63页
     ·近红外定标模型拓展研究第63-64页
     ·近红外定标结果分析第64-67页
   ·稻米氨基酸含量近红外定标模型的应用研究第67-68页
5 讨论第68-72页
   ·糙米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方程的评价与应用第68-69页
   ·精米氨基酸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方程的评价与应用第69-70页
   ·影响近红外定标结果的因素第70-71页
   ·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作者简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生长调节剂MENA和MH对马铃薯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基于紫外诱导银杏叶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