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6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2.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 1.3.1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第16-17页 | 
| 1.3.2 关于无照游商治理 | 第17-18页 | 
| 1.3.3 关于整体性治理 | 第18-21页 | 
| 1.4 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21-22页 | 
| 1.4.1 文化创意园区 | 第21页 | 
| 1.4.2 无照游商 | 第21-22页 | 
|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 第2章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25-45页 | 
| 2.1 北京798艺术区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 2.1.1 北京798艺术区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 2.1.2 北京798艺术区管理机构现状 | 第27页 | 
| 2.2 北京城管综合执法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 2.3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的现状 | 第28-39页 | 
| 2.3.1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带来负面影响 | 第29-31页 | 
| 2.3.2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的运作机制现状 | 第31-33页 | 
| 2.3.3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的主体现状 | 第33-35页 | 
| 2.3.4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的客体现状 | 第35-37页 | 
| 2.3.5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的环境现状 | 第37-38页 | 
| 2.3.6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中的乱象 | 第38-39页 | 
| 2.4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1页 | 
| 2.4.1 治理的碎片化 | 第39-40页 | 
| 2.4.2 治理的部门化 | 第40-41页 | 
| 2.5 北京798艺术区无照游商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1-44页 | 
| 2.5.1 治理的依据先天不足 | 第41-42页 | 
| 2.5.2 治理的过程后天不善 | 第42-43页 | 
| 2.5.3 治理的监督考核不实 | 第43页 | 
| 2.5.4 开放宽容的环境和裙带关系的传播效应 | 第43-44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境内外典型城市无照游商治理经验及启示 | 第45-55页 | 
| 3.1 上海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45-46页 | 
| 3.1.1 出台专门的城管执法条例 | 第45-46页 | 
| 3.1.2 对执法类公务员进行分类改革 | 第46页 | 
| 3.1.3 强化一线执法的资源配备 | 第46页 | 
| 3.2 南京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46-47页 | 
| 3.2.1 突出治理理念 | 第46-47页 | 
| 3.2.2 实现民生与秩序调适性平衡 | 第47页 | 
| 3.2.3 寻找有效治理的突破口 | 第47页 | 
| 3.3 广州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47-48页 | 
| 3.3.1 将管理权与执法权统一起来 | 第47-48页 | 
| 3.3.2 探索试行不同区域分类管理 | 第48页 | 
| 3.3.3 开展律师驻队试点工作 | 第48页 | 
| 3.4 长沙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48-49页 | 
| 3.4.1 建立自治协会实行自我管理 | 第48-49页 | 
| 3.4.2 组建城管警察保障合法权益 | 第49页 | 
| 3.5 香港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49-50页 | 
| 3.5.1 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管理 | 第49页 | 
| 3.5.2 允许小贩持牌经营 | 第49页 | 
| 3.5.3 规范执法人员的管理 | 第49-50页 | 
| 3.6 台北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50页 | 
| 3.6.1 尊重传统文化照顾弱势群体 | 第50页 | 
| 3.6.2 把枪口抬升一寸与不影响环境卫生的潜规则 | 第50页 | 
| 3.7 新加坡无照游商治理经验 | 第50-51页 | 
| 3.7.1 依据以人为本理念合理引导 | 第50-51页 | 
| 3.7.2 采用分类持牌措施有序限制 | 第51页 | 
| 3.7.3 强监管与协会维权齐头并进 | 第51页 | 
| 3.8 对文化创意园区无照游商治理的启示 | 第51-52页 | 
| 3.8.1 要更新城市治理的观念 | 第52页 | 
| 3.8.2 要在法律层面为治理找出路 | 第52页 | 
| 3.8.3 要提升执法部门的综合素质 | 第52页 | 
| 3.8.4 要分类管理和合作治理 | 第52页 | 
| 3.9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 第4章 文化创意园区无照游商整体性治理对策建议 | 第55-61页 | 
| 4.1 提升治理的合理合法性 | 第55-56页 | 
| 4.1.1 筑牢治理的法治化基础 | 第55-56页 | 
| 4.1.2 树立多元治理理念 | 第56页 | 
| 4.2 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 | 第56-58页 | 
| 4.2.1 推行职权清单式管理 | 第56-57页 | 
| 4.2.2 改进执法方式方法 | 第57页 | 
| 4.2.3 引导行业自治自律 | 第57-58页 | 
| 4.2.4 推动部门协同治理 | 第58页 | 
| 4.3 提升监督考核的公开透明度 | 第58-59页 | 
| 4.3.1 创新监督考核方式 | 第58-59页 | 
| 4.3.2 做好治理的效果评价 | 第59页 | 
| 4.3.3 提升监督考核运用效果 | 第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