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背景介绍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加料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3-14页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作用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及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加料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16-30页 |
2.1 总体概况 | 第16-23页 |
2.1.1 白肋烟生产线简介 | 第16-21页 |
2.1.2 电气控制系统简介 | 第21-22页 |
2.1.3 加料控制系统介绍 | 第22-23页 |
2.2 加料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23-25页 |
2.3 优化加料控制系统性能的需求 | 第25-28页 |
2.3.1 总体需求 | 第25页 |
2.3.2 生产工艺要求 | 第25-26页 |
2.3.3 功能要求 | 第26-27页 |
2.3.4 控制要求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加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40页 |
3.1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0-31页 |
3.2 切片机延时设计 | 第31-33页 |
3.2.1 切片机工作流程 | 第31页 |
3.2.2 卸料臂延时设计 | 第31-32页 |
3.2.3 西门子触摸屏简介 | 第32页 |
3.2.4 人机界面编辑软件WinCCflexble简介 | 第32-33页 |
3.2.5 HMI内容设计 | 第33页 |
3.3 加料电机变频器设计 | 第33-35页 |
3.3.1 变频器原理及故障分析 | 第33-34页 |
3.3.2 变频器的选择 | 第34-35页 |
3.4 网络通讯方式设计 | 第35页 |
3.5 加料控制算法设计 | 第35-37页 |
3.5.1 瞬时加料误差精度算法 | 第35-36页 |
3.5.2 修正功能 | 第36-37页 |
3.5.3 超限声光报警功能 | 第37页 |
3.6 加料喷嘴延时设计 | 第37页 |
3.7 界面设计 | 第37-38页 |
3.7.1 切片机自定义烟包间隔设计 | 第37页 |
3.7.2 变频器网络拓扑图设计 | 第37页 |
3.7.3 报警功能设计 | 第37-3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加料控制系统的硬件改造和程序优化 | 第40-64页 |
4.1 切片机触摸屏添加自定义时间功能 | 第40-45页 |
4.1.1 切片机界面设计 | 第40-43页 |
4.1.2 程序修改 | 第43-45页 |
4.2 变频器改造及通讯网络升级 | 第45-51页 |
4.2.1 变频器安装 | 第45页 |
4.2.2 参数设置 | 第45-46页 |
4.2.3 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 第46-47页 |
4.2.4 升级通讯网络结构 | 第47-49页 |
4.2.5 变频器硬件组态 | 第49-51页 |
4.3 优化加料喷嘴工作流程 | 第51-53页 |
4.4 修改加料控制算法 | 第53-58页 |
4.4.1 确定时间间隔 | 第53-54页 |
4.4.2 程序修改 | 第54-58页 |
4.5 监控界面设计 | 第58-62页 |
4.5.1 添加超限报警界面 | 第58-59页 |
4.5.2 添加变量 | 第59-61页 |
4.5.3 修改变频器通讯界面 | 第61页 |
4.5.4 添加趋势图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 | 第64-72页 |
5.1 物料流量稳定性测试 | 第64-65页 |
5.2 加料泵运行测试 | 第65-68页 |
5.3 加料精度稳定性分析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